Homily 7-12/2018

 
十二月二十三日  將臨期第四主日
 
蔡惠民神父
 
 
自古迄今,天主的許諾,往往是隱藏在脆弱的面孔上。今天的福音選擇腹中的小孩作為許諾的標記,因為沒有甚麼比胎兒更能像徵脆弱的事實。為人母親的,相信都曾經驗過因懷孕而四出向親戚朋友宣告的心情。胎兒在腹中愈活躍,期待的心情便愈熱切。不過,胎兒同時也是最隱敝、最無聲、最脆弱的一群。過去可能由於醫療照顧、衛生設施不足,他們的來臨完全得不到保障。今天,醫學雖然發達、設施先進,但由於父母的種種的抉擇和考慮,胎兒比以前更無把握進入這個世界。
 
既脆弱又充滿希望的胎兒,無論在甚麼文化,都能提醒我們天主救恩實現並不是一個可以操控的計劃,也不是一個可以掌握的過程。人只能在期待、相信和忍耐中白白的接受。曾經認識一位朋友,婚後一直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孩子。可能由於遲婚的關係,一直求而不得。有一天,好消息終於傳來了,興奮的心情實在不言而喻,但幾個星期後,胎兒不知何故流產了。如是者幾次之後,她又再次懷孕,焦慮的心情實在可想而知。她仍懷著希望,經過九個月的煎熬,最終看到這個許諾如何在患得患失中實現。
 
天主對人的期待,某程度亦好像一個懷胎的母親。一方面天主在愛中呼召了人,並熱切期待人的回應。不過,由於自由的原故,人的拒絕或逃避使天主感到焦慮、疑惑,使這個希望變得渺茫、無把握。然而,無論腹中的胎兒怎樣脆弱和不起眼,天主都將自己的愛和希望完全放在他身上。
 
今天人心硬地拒絕一個新生命的來臨,因為這突如其來的出現,會破壞自己的既定計劃,耗去自己的全部時間,或打擾自己的私人空間。然而,救恩不正是在生命中喜悅地接納這些不速之客嗎?救恩不正是在生命中堅定地相信這些疑惑嗎?
 
每一個胎兒都是一個脆弱的希望,一個會最終實現的希望。他們的成長需要時間,也需要愛的滋養。沒有母親的懷胎九月,那會有小生命的呱呱墮地。將臨期就是邀請我們在愛中相信和期待,天主的許諾最終要在人的逃避,輭弱和抗拒中得到實現。一如當年的依撒伯爾,我們能否為一個未婚少女身上的偉大救主而喜樂?「那相信上主傳給她的話必要實現的,是有福的。」天主相信了,瑪利亞也相信了,你也相信嗎?

十二月十六日   將臨期第三主日

 
吳智勳神父
 
 

今天福音有一個問題:「我們該做甚麼?」,現在就以這個問題作反省,好能為將臨期做好準備。

路加福音是一部很重視社會問題的福音,特別關心貧窮的人,常常透露天主不會捨棄他們。今天問問題的三批人,都是邊緣人物,他們沒有社會地位,甚至受人鄙視,但福音就偏偏把他們記了下來。至於其他重要人物問了甚麼,福音倒沒有興趣記載。
 

第一批發問的是「群眾」,福音裏的群眾是指一般猶太老百姓。他們沒有學識,只以勞力維生,他們為知識份子鄙視,為當權者欺負。耶穌曾批評那些當權者:「把重擔放在別人肩上,自己不肯用指頭去動一下;吞沒寡婦的財產,卻用長時間祈禱去掩飾。」這都顯視出老百姓常被欺負而不自覺,就算是覺察也無力反抗。然而,這些老百姓在天主的心目中卻有一定的地位。

當第一批問「我們該做甚麼」的時候,若翰就從人生活上最簡單的「衣」、「食」兩方面來要求他們:外衣,每個人都應該有一件,晚上要來禦寒,要是一件也沒有,就是說連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也沒有。那麼有兩件的,就應與沒有的分享盈餘。對食物方面也該是一樣;經驗告訴我們,一般的老百姓比大富大貴的人,更能分享所有。粵語長片反映窮人常能互相關照,是相當老實的寫照。
 
第二批發問的是「稅吏」,他們的地位比老百姓的還要低,他們代羅馬人收稅,首先要買收稅權,故開支很大,因此只有從百姓身上搾取錢財,所以是最不受歡迎的人物,連善良的老百姓也憎恨他們,把他們看作罪人。他們沒有社會地位,只能跟同業交往,故耶穌跟他們來往具有震驚性,和他們吃飯,住在他們家裏,更是不可思議。現世的人,甚為樂意跟名人吃飯、拍照,但對臭名昭著的人,就會跟他們劃清楚河漢界,避之則吉。然而,若翰跟耶穌一樣,沒有避開稅吏,但要求他們不要多徵收。這看似輕描淡寫,其實很要命,因為會直接影響他們的生計。
 

至於第三批的「兵士」,他們不是羅馬兵,而是羅馬人或是猶太當權者的差役,他們的薪資少,地位低,但他們有武力,像今日黑社會一樣可以欺壓別人。因此,若翰要他們不勒索、不敲詐、要知足,這樣就是要他們拒絕所有不當的甜頭。

若翰並沒有以自己的標準加在他人身上,他沒有要求人居曠野,吃野蜜、蝗虫,穿駱駝毛;也沒有要求老百姓去讀書,去當司祭以爭取地位;沒有要求稅吏不收稅,趕快離開稅吏團體;更沒有要求軍人不當兵。他只要他們從現實生活中作好準備,從物質的擁有,從人的自私、貪婪等不自由的心態中釋放出來,去接觸天主,回應天主。要是人的手裏拿滿了東西,就容不下天主的恩賜,因此,捨棄是為了擁有更好的。這三類邊緣人物,都有他們不自由的地方,若翰要求他們釋放自己,好能接受更美好的恩賜。
 
若翰聲明他不是默西亞,更不是喜訊福音本身;和默西亞相比,優劣立分,他只是用水洗,默西亞卻用聖神和火洗。為當時人而言,火比水的力量更大,火煉淨的能力比水更高,他連解祂的鞋帶,做祂的奴隸也不配。換句話說,人縱使能從物質或其他使人不自由的束縛中釋放出來,這並不表示人已擁有福音,因為這樣的行為很多非基督徒也能做到。其他宗教的苦行僧比基督徒的守齋、克己更辛苦,但即使苦行到了很高的境界,亦並非顯示已擁有福音。福音是在基督身上才找得到,故耶穌的宣講是:「悔改,信從福音。」悔改只是預備,只是奠基,並非目的,信從基督的福音才是最重要的。
 

讓我們記得今天的問題:「我們該做甚麼?」不要抽離實際生活去說做甚麼,更不要找一些無關痛癢,完全碰不到心靈深處的克己,應在最使自己不自由的地方下手,這才是真正的刻苦,真正的準備,真正的空虛自己,歡迎基督的來臨。大家誠實地、慷慨地問:「這個將臨期,我們該做甚麼?」

十二月九日   將臨期第二主日

 
閰德龍神父

 

當廚房的洗碗盆淤塞了,我們會怎樣做?我們大多會嘗試自行通盆;如果仍是淤塞,便會請師傅來幫忙;我們不會任由洗碗盆淤塞而處之泰然,不加理會,這是生活中一個簡單的例子。如果我們有不足、欠缺的地方,我們定會想方法改善和解決。進入將臨期第二週,讓我們在信仰生活中檢視一下可有一些淤塞的地方。我們可有設法處理,抑或置之不理? 


今日福音記述若翰的宣講,若翰提醒我們要好好預備上主的道路,即把一切阻止我們親近上主的障礙清除,以準備主基督的來臨。 

聖保祿宗徒提醒我們還要在愛德中日漸增長,使我們在主再度來臨的時候純潔無瑕。 


將臨期同時是悔改的時期。將臨期的悔改與四旬期的有少許不同。將臨期的悔改是讓人認識自己的欠缺,懷著純潔的心,作好準備,迎接主的來臨,使天主獲得光榮和讚美。聖誕節是一個喜樂的節日,我們須發現自己的不足,真誠悔改,才能喜樂迎接主耶穌的誕生。 


今天第一篇讀經巴路克先知描述猶太人處於被放逐的境況。當時巴比倫滅了猶太,以民都很消極、失望,因為天主對他們所許諾的不但沒有實現,國家更慘遭毀滅,他們因而淪為奴隸。先知安慰以民在這看似絕望的境地,忠信的天主可沒有離棄他們;只要他們作好準備,天主在適當的時候,定會領他們返回耶路撒冷。先知鼓勵以民積極準備的話語,與福音中若翰洗者宣講的頗為相似,同樣叮囑我們把一切障礙剷除,對天主有一份堅定不移的信心,滿懷希望地生活,即使處身困境中也要開心過活,不要把當前的境地看作終結,因為天主的許諾終有一天會實現。 


進入將臨期第二週,我們快將慶祝主耶穌的誕生,讓我們都作好準備:在生活中,如果有甚麼阻礙我們與天主的愛相契合,我們要設法加以剷除、填平、修正;在生活中多結愛德的果實,使天主獲得光榮和讚美。最後,讓我們滿懷信心,堅信天主的許諾,準備心靈迎接祂的再來。 

十二月二日    將臨期第一主日

吳智勳神父
 
 
我們的信仰以耶穌基督為中心、為基礎,故禮儀年以期待基督來臨開始,以基督為王作結;祂是原始,祂是終結。通過祂,我們知道天父創造我們;藉著祂,我們相信聖神繼續在教會中帶領我們。總之,耶穌使我們的生命有根、有意義、有希望;祂使我們在挫敗中,在困難中站起來,所以祂的臨在是很重要的。現在將臨期開始,就讓我們以「基督臨在的重要性」作反省。
 
有些東西因為能夠滿足我們的主觀需要,是我們的喜好,如某些小說、電影、旅遊等,所以我們覺得它們重要。有些東西存在良好的客觀條件,如教育、醫療等,雖然有個別的人不喜歡讀書,不喜歡看醫生,可是它們還是被公認為重要的。不過,有些東西是獨立於個人主觀喜好或客觀需要之外,它有自己的價值,並以本身的美善來吸引我們,它就是以基督為中心的信仰。
 
耶穌基督重要嗎?答案很奇怪,不信主的人也可能認為重要。你們看,將臨期還未開始,聖誕燈飾的亮燈儀式已經開始了,百貨公司把聖誕貨品陳列,招攬生意;這個節日使人的假期多了數天,禮物多了幾份,平添了不少歡樂氣氛。因此,在某程度上,基督的誕生為他們是重要的。
 
那麼,為我們這些基督徒又怎樣呢?理論上耶穌的來臨是重要的,我們應該自願地接受祂的重要性。可是今天的人生活多姿多彩,很容易淡忘信仰的熱忱。因此,平時的祈禱,主日的感恩祭,再配合一年的禮儀,都是提高我們對基督臨在的意識,強調祂的重要性。
 
福音記載耶穌基督的誕生,的確是指已發生過的事實。當然,過去發生的,有其重要性,但它的重要性必須是與現在有關的,否則它只是一個回憶,給人懷念一番罷了。所以,當我們追念基督第一次來臨的時候,必然要求它與我們現在的生活拉上關係,因為基督不只是過去的基督,更是現在的基督。
 
同樣,聖經很喜歡講述基督的第二次來臨,保祿的書信和福音對此事也非常重視。可是,每當講述的時候,總是非常嚴肅,還帶著審判和裁決的味道,令人產生恐懼感:「日月星辰將有異兆,在地上各國要因海濤的怒號而驚惶,世人也要因將臨的厄運而失措」。其實,關於第二次來臨,重點還應放在現在,因為假如我們重視基督的第二次來臨,現在就要警醒,不要貪吃、醉酒,也就是提醒我們現在不要只顧吃喝玩樂。總之,第一次和第二次來臨的重點在於要我們把握現在,好好地欣賞天主賞賜我們美好的一切。
 

其實,福音所教「時時醒寤祈禱」,保祿所謂「彼此的愛和對眾人的愛日益增長」,都是著重現在。祈禱就是要我們停下來,意識到基督現時的臨在,意識到基督的美好。至於愛的行為就更直接了:凡接觸真愛的人,都接觸到天主,因為天主是愛。

為我們這些已自願地接受了基督在我們生活上有重要性的人,在將臨期中應做的,主要不是追念過去,亦不是恐懼未來,而是把握現在。特別是在奉獻感恩祭時,不要總想著彌撒後到那裏消遣,或是要辦甚麼事,而應去意識這是主的日子、主的聖殿、主的聖言、主的祭獻、主的身體,主現時已臨在。我們要經驗到祂,感受到祂臨在的可愛,我們才會感謝祂過去的來臨;既然有喜樂的現在,就不會有恐懼的未來。
 

「明天會更好」這句話,的確使人懷著希望,但最好的一句是:「今天是更好」,因為它更具體、更實惠、更能使我們意識得到天主給予的恩寵。喜樂地經驗耶穌此時此地的來臨,的確比懷念祂第一次來臨,期望祂第二次來臨更重要。讓我們對祂說:「主耶穌,求您今天降來我們的心裡,來到我們的生活中」。

十ㄧ二十五日  普世君王節
25/11/18  Christ the King
 
閻德龍神父
 
 
 

今天是基督普世君王的慶節。比拉多在審訊時問耶穌:「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?」當然,比拉多以至群眾所理解的君王,是指一個有權有勢的國君,一國之君。從今天的聖言中,我們很清楚知道耶穌的確是一個君王,不過這個君王有別於這世界上的君王。祂不是那以權謀私,為達一己意慾為所欲為的君王。耶穌這個君王,祂並不屬於這個世界,祂超越時空,超越國界,超越一切。 

耶穌君王來到我們的世界,是為了讓我們從祂身上明白什麼是真理。我們看看今天報章的報導,和周遭發生的事情,都令我們感到社會的文化已到了「是非不分,真理不明」的地步。大部份人分不清什麼是黑,什麼是白,因為我們已習慣顛倒是非,我們可以為政治的原因或一己的私利指鹿為馬,為了自保或希望被重用,不惜對上司巴結奉承,刻意逢迎。 

這個“諛媚”文化使我們放棄自己的立場,喪失勇氣指出事情的是非對錯。當今天教會慶祝耶穌基督君王的時候,我們可願意向基督學習,勇敢地為真理作證? 

今天聖經要求我們是就說是,非就說非,不要將是說成非,非指為是;而我們更加要小心的是不要「講是非」,因為是非多,就會使人的心傾向罪惡,使人際關係破裂,破壞了團體的合一,使大家各懷鬼胎。只有當我們是就說是,非就說非的時候,這個世界才會呈現真理,基督才可以在我們當中真正做我們的主,作我們的君王。 

若望說:「凡屬於真理的人,必會聽從主的聲音!」我們如果承認耶穌為我們的君王,自會聆聽、接受祂的教導,並付諸實行。如此,我們身邊的人,都會從我們的言行能夠聯想到我們是基督的子民,因為他們看見我們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態度與眾不同,因為我們不同流合污,不顛倒是非,不說三道四…… 

因此,所有基督子民的生活只有一個方向:就是為真理作証。讓我們一起誠心祈禱:感謝主耶穌基督作為我們的君王,讓我們有所跟隨;感謝主賞賜我們勇氣,讓我們在生活中為真理作証。祈求基督君王,使我們真正聽從祂的聲音,真正屬於祂,與祂建立一份更真、更深的關係。 

十ㄧ十八日 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
 
18/11/18  33​ rd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閻德龍神父
 
 

今天的福音中,耶穌講述那時刻來臨時,會有大災難隨後出現:太陽失光,月亮昏暗,星辰從天際殞落,天上的萬象都會震動。耶穌其實藉著上述的現象,再次提醒我們:在生活中要時常準備好自己迎接要來的那個時刻。這段聖經描述的不是世界末日,而是印証天主曾經許諾的,必會實踐。我們要時刻準備好自己,好讓事情發生的時候,我們能夠清醒面對,屹立不搖。 

接著,耶穌為我們講述無花果的比喻,指出人既能從植物的生長情況,留意時令的改變;也應從身邊所發生的事情,辨別上主在當中對我們的提醒。我們生活在現今的世代,在今日的社會,我們能否洞察時代的徵兆呢? 

我們不能閉起雙眼生活,以為時常祈禱便足夠。如果我們對於周遭發生的事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我們便無從發揮基督徒臨在世界的作用。上主安排我們生活在這世代,在這地方,其實是要我們有一份洞察力,覺察時代的徵兆,在生活上作出調校,具體地作出回應。 

耶穌說:「一切都會過去,不過我的話卻不會過去。」上主的話是永恆的,是言出必行的。因此我們的信心不是放在那這些會輕易消逝、會時刻改變的物質之上。我們在生活上要持守上主的教導,確信一切的改變只為實踐上主對我們的許諾和保證。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能夠永遠存在。如耶穌所說:「天地會過去,我的話永遠不會過去。」耶穌自己就是道路、真理和生命。如果我們願意跟隨耶穌基督,以祂的說話作為我們生活的準則,我們就會找到應走的道路。 

今天的聖經一再提醒我們:要醒悟,要準備好自己,因為那時刻可能隨時到來。我們要有洞悉世界和時代徵兆的能力,好使我們能夠面對,並作出應有的回應。我們的信心不在於個人的智慧、聰明和能力,而是來自上主的說話,上主的許諾。祈求上主幫助我們透過四周發生的事情,每日接觸的人們,以至我們每天的生活,加深了解聖言對我們的提示。 

十ㄧ十ㄧ日 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
 
11/11/18  32​ nd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
閻德龍神父   上星期主日福音講述一位經師問耶穌:「哪條誡命是第一條呢?」耶穌說:「你當全心、全靈、全意、全力愛上主在萬有之上及要愛人如己。」今日馬爾谷福音繼續就「愛人如己」作進一步闡釋。 

讓我用三個層次看「愛」。「愛」的最低的層次是「無可奈何」,例如一個學生,因為要交功課,草率地把功課完成;一位母親因為自己是母親,無奈地照顧兒子;一位工人為了生活,忍受僱主不合理對待,無奈地繼續工作。有些人的信仰生活也是一樣,例如下雨的時候,便不想返聖堂參與彌撒,但無奈地也要回來,因為要守瞻禮主日。這層次的「愛」是很辛苦的。 

「愛」可以被提升到第二個層次,「甘心情願」的層次。最近一則新聞報道,有位母親與女兒橫過馬路的時候,一架車輛迎頭撞來,母親毫不猶豫擋著車子,結果身受重傷;她有此反應,就是基於本能,因為她不想女兒受傷,她要保護她,願意為救女兒而犧牲自己。 

同樣如果我們明白耶穌對我們的愛也類似這母親的愛,祂為了救贖我們,甘願犧牲,甚至捨棄自己生命。我們應以整個的生命回應耶穌的愛,使我們的生命活得更有意思和價值。我們應有廣闊的胸襟,不斤斤計較別人怎樣對待我們,別人說了傷害我們的話,我們視之為做補贖的機會。 

耶穌今天在福音說的是第三個層次的愛,那是一份「知足的愛」。很多人聽了這段福音,覺得像窮寡婦般將所有的一切捐出來,是很困難及沒有可能的事。其實耶穌講的不是錢,耶穌以這個事例教導門徒何謂真正有愛的人。一個真正有愛的人是知足的,他很滿足於自己擁有的一切;那份知足使到他的生活變得簡單,不再花時間幹無謂的事情。例如今天下雨,外出便要帶雨傘,但我相信各位家中一定不止每人有一把雨傘,但我們會否同時帶著三、四把雨傘外出?為甚麼我們要擁有那麼多東西?我們能夠選擇用的不是一件嗎?這第三個層次的愛使我們知足、感恩。一個感恩的人自會與人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,造福其他人。 

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,其他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們的,是天主藉著我們帶給其他人的。例如天主給我們時間,不是要我們做數份兼職賺額外的錢,而是要我們善用它,為他人做有益、有意思的事情;又如天主賞賜我們才幹,不單讓我們有一份好差事,更讓我們為他人作出貢獻。 

耶穌稱讚窮寡婦是因為她不受束縛,安然將自己所有的一切,奉獻給有需要的人;這份精神就是愛的關鍵。從今天開始,讓我們挑戰自己生活第三個層次的愛:懷著一份感恩的心,知足地生活,將天主賞賜的一切,無條件地與他人分享。法利塞人、經師們做的是虛偽的行為,我們有時候也有意無意地像他們一樣生活。求主使我們真正務實地去愛上主在萬有之上及愛身邊每一個人。

十ㄧ月 四日 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
 
4/11/18  31​ st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 
吳智勳神父
 
 

耶穌在走向耶路撒冷這條不歸路上,一直在培訓門徒有關基督徒應有的精神,例如得勇於捨棄、要背十字架、要與耶穌建立密切的關係等等;但實際地該怎樣做呢?讓我們來看 看耶穌給我們的答案。 首先得回顧耶穌當時身處的境況。耶穌已進入耶路撒冷並與當權者正面衝突;第一批是法利塞人,他們問耶穌一個政治性的問題(應否向凱撒納稅),隨著,撒杜塞人問一個神學性的問題 (一個婦人結婚七次,如果有復活的話,她將是那一位的妻子呢?)。兩次耶穌都瀟洒地挫敗對手, 這一回由飽學的經師出馬,雖然語氣溫和多,但仍有點刁難的味道,他問一個學術性的問題:在眾多的誡命中,那一條是第一條呢?耶穌回答說:「第一條是:『以色列!聽著!上主、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。你當全心、全靈、全意、全力愛上主、你的天主。』第二條是:『你當愛近人如你自己。』再沒有別的誡命比這兩條更大的了。」 耶穌所回答的其實是猶太人每日所唸的經文之一。經師問那一條誡命最大,本來耶穌只答一條就可拿滿分,但耶穌並非要羸問答遊戲,祂關心的是這位經師及周圍的人與天主的關係,因為如果只以愛天主為答案,人跟天主的關係容易有僵化的危險。 猶太人牢記著要愛天主,最初是由於感念天主帶領他們離開埃及,那時這份經驗刻骨銘心,要拿全副精神出來為天主並不太困難,而表現的方式就是遵守十誡,以具體的生活去愛天主。但到耶穌的時代,出谷的經驗已是一千三百年前的事了,一段本來是活生生的個人體驗,早已淡退為一篇傳統故事,而愛天主的表現方式,也只限於獻全燔祭、作犧牲及風俗習慣上的改變,例如把經文繫於額上或臂上等等。 假如有人問:你怎樣愛天主? 你的答案可能是:我參與彌撒、祈禱、奉獻,差不多了吧?果真如此,我們可能流於經師的了解,即在我與天主之間,其實沒有容納其他人。耶穌了不起的地方是把第二條也連上去,使第一條活起來,成為有血有肉的誡命。老實說, 要我對天主情感豐富地愛、活力充沛地愛,我真的不知從何愛起。這裡耶穌贈予我們一訣 秘方:從我們接觸得到的人做起。 誰都會有愛自己的經驗:食自助餐時,我們大概會多挑魚生、生蠔、牛仔肉等上價食物來吃;在大球場參與彌撒,我們會選一個面對祭台而太陽又晒不到的座位;地鐵到中環尾站,我們還未下車,外面的人已經蜂擁而入想佔個座位。從這些生活小節上,已看得出人是多麼愛自己。現在天主要求我們像愛自己一樣去愛別人,包括異族人,並非指自己人,你看多難!由此便知道「愛人如己」的確是全心、全靈、全意、全力愛天主的表現。 耶穌在面對當權者以問題挑戰的過程中,其實已為我們立下「愛人如己」的榜樣。猶太人分批前來刁難,耶穌面對這些來意不善的人仍耐心十足,幫助他們接近天主。末後,耶穌對經師說:「你離天主的國不遠了」,不光是指他看到耶穌說話的智慧,更是邀請他把所知道的實踐出來,即以愛耶穌這個「敵人」,去表達愛天主。 人單靠自己的力量,要恒常地、全面地愛人如己實在困難,經師暫時無力做到;但數天之後,耶穌以死去表達祂對人──包括祂的仇人──的愛。基督是愛主愛人的基礎,感受到基督的愛,基督徒才有力量和有動機去「愛人如己」,才懂得全心、全靈、全意、全力 去愛天主。

月 二十八日 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
 
28/10/18  30​ th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 
吳智勳神父
 
 
馬爾谷甚重視做耶穌門徒的條件,過去幾週的讀經都講論這課題。這個星期的讀經記載了耶穌治好耶里哥城一位瞎眼乞丐的事蹟。藉著耶穌最後的一個奇蹟──巴爾提買復明之事,馬爾谷引導我們再去反省作為基督門徒應具備的條件:
 
一. 我必須渴望與耶穌建立親密的關係:瞎子知道耶穌離他不遠,便喊叫說:「耶穌,達味之子,可憐我罷!」他直稱耶穌的名字,在猶太的風俗裡,只有親密朋友才會直呼其名。凡將耶穌當作朋友,呼喚祂的名字的,耶穌都不會使他失望,十字架上的右盜曾呼喚耶穌的名而得到進樂園的許諾。瞎子這句話,也成為神修中「耶穌禱文」的來源,即在祈禱中不斷呼求耶穌的名字。我們有沒有視耶穌為親密朋友,一位人生旅途上的夥伴,極願呼喚祂的名字?
 
  二. 我必須認識耶穌的身份:巴爾提買稱耶穌為達味之子,這是猶太人對默西亞的尊稱。第一位明認耶穌身份的人是伯多祿,那時耶穌禁止他張揚,巴爾提買則是第二位。這次耶穌沒有責斥他,因為祂已接近耶路撒冷,是揭開默西亞面紗的時候。今天,作為基督徒的我,又是否認識耶穌的身份?祂光是二千年前一位出色的人物,像孔子一樣,有門徒而無著作嗎?祂光是留下一套做人的原則嗎?我有沒有像瞎子一樣,承認祂是默西亞,是世界的救主、是我個人的救主?
 
  三. 我必須有捨棄之心:耶穌聽到瞎子不斷的叫喊聲,終於站住說:「叫他過來!」聽到耶穌叫他,瞎子就拋掉外衣,跳起來,走到耶穌面前。馬爾谷藉這些行動想帶出一些象徵性意義:外衣是禦寒的必需品,但為要接近耶穌,他連必需品也拋掉,須知盲人丟了東西,不容易撿回來,但他仍在所不惜;此外,盲人一般都不會隨便蹦跳,因為會容易摔倒,但當耶穌叫他過去,他馬上就跳起來, 那是何等爽快,好像將一切希望都放在耶穌手裡,無怪乎耶穌說:「你的信德救了你」。今天我們作為門徒,也需要一份捨棄的精神,特別是捨棄一些與基督徒身份不相容的東西;我不能又要耶穌,又找風水先 生;家裡掛十字架,又掛八卦!
 
  四. 我必須認識自己的貧乏:當耶穌問:「你要我為你做甚麼?」瞎子很清楚的說:「讓我看見」。要成為門徒,人必須對耶穌有一份渴求,即認識自己的不足,需要祂的援手。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一切都妥當,無須向耶穌求甚麼,那麼耶穌就成為可有可無的東西。但瞎子知道自己的不足,雖然許多人禁止他作聲,他仍繼續呼叫,直到耶穌站住。這也是馬爾谷要諷刺的一 點:無眼睛的人看到自己的不足,有眼睛的人反而看不到自己的可憐;有眼睛的人看到耶穌的奇跡,仍不信祂,瞎眼的,未能看到甚麼,反而能認出耶穌的身份,向祂祈求光明。今天倘若耶穌問:「你要我為你做甚麼?」如果我能答:「讓我感受到需要你」,這會是個好答案,耶穌 一定不會讓我失望。
五. 我必須背十字架:馬爾谷記載巴爾提買復明之後就跟著耶穌去了。去那裡?進耶路撒冷。在猶太當權者的大本營做耶穌的門徒是不好過的,猶達斯也恐慌到要脫離耶穌的團體。馬爾谷留下這位瞎子的名字,一般相信是因為巴爾提買後來是初期教會的熱心份子,不少人認識他,可見他日後仍樂於背負十字架。曾有慕道者問:為甚麼基督信仰要求信徒受苦那麼消極?我回答說:愛就有十字架,真正的愛不能沒有犧牲和捨棄,誰會說愛是消極呢?基督徒無須到處找十字架來背,過愛的生活,就是天天背著十字架跟隨耶穌。
 

馬爾谷往往對門徒諸多批評,唯有對耶里哥的瞎子讚賞不已,因為他是馬爾谷筆下最理想的門徒。讓我們把握瞎子的啟示:耶穌願意門徒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,成為祂的朋友,認識祂的身份,同時知道自己的不足,需要耶穌的援助,捨棄一切與自己身份不相符的東西,並背起愛的十字架,跟在耶穌後面。如果我們未能做到,馬爾谷認為我們連瞎子都不如了。

t十月 二十一日 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
 
21/10/18  29​ th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 
薛恩博樞機 著  丁穎達教授 譯  
 
 
 
耶穌說:「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,就當做你們的僕役。」這話在加爾各答的真福德蕾莎修女(1910~1997)身上,最能得到清晰真實的印證。在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世界裡,大概沒有人比這位瘦小的修女更受人歡迎和喜愛的了。她為甚麼像磁鐵一樣吸引人呢?為甚麼她的「自貶」之道令無數人傾心陶醉呢?也許因為我們在心中都誤以為這一條道路比較好接受,比今天福音中所提的苦爵和犧牲性命更能令人幸福。
 
十二位宗徒當中蘊釀起一個小危機,但是被耶穌處理得天衣無縫。西滿伯多祿和安德肋、雅各伯和若望,這兩對在革乃撒勒湖上捕魚的兄弟,是第一批被耶穌召選的宗徒,所以從人性的角度不難理解,為甚麼他們會認為自己比後來被召選的宗徒更優秀、更重要。雅各伯和若望毫不掩飾自己雄心的做法,不免令人同情。而其他十個人被兩位同道的野心勃勃所惱怒,也不會令人驚奇。這種行為在我們的社會裡司空見慣。
 
  然而耶穌給他們指出一個不同的、了不起的職業,祂不僅嘴上說、並且身先士卒:「如果你們真要效法我的話,那麼你們就要與我同行,走十字架之路;你們就要與我一同飲苦爵、接受死亡的洗禮。」非常感人的是,雅各伯和若望不假思索地回答耶穌:「我們願意。」所有十二位宗徒後來都跟隨耶穌的足跡,無私無悔地接受殉道的命運。
 
  「變成小孩子吧!」耶穌反覆惕勵我們:「不要像有權勢的人那樣,整天想著對他人頤指氣使。」只有服務才會使你變得偉大,德蕾莎修女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。她曾不停地說(而且以身作則地去做):「真正的愛會痛,所以要愛到自己心痛為止!」
t十月 十四日  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
 
14/10/18  28​ th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 
薛恩博樞機 著  丁穎達教授 譯  
 
 
在耶穌時代、在過去的歲月裡,許多人最關心的問題是:我怎樣才能進天國?我怎樣才能確切地達成生命中的這個目標呢?我需要做些甚麼呢?在現代社會裡,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,諸多其它問題遠遠顯得比永生的問題更加重要:我怎樣才能在生活中成功?我怎樣才能在此時此地得到幸福?身後的問題常常被我們置之腦後,或者從我們的視野中被抹去。惟有與現世生活相吻合的事情,才是我們關心的焦點!
 
 
雖然永生問題在今天被邊緣化,但它實際上所涉及的範圍,會不會遠比表面上看來的深遠呢?   令人驚奇的是,富人看似虔敬的問題,並沒有特別取悅於耶穌。祂的答覆既唐突又簡單:「你為甚麼稱我善?只有天主是善的!」「善師」或許是富人對耶穌的尊稱,但是耶穌直截了當地拒絕接受:「不必為獲得天國的喜樂而去找尋甚麼『大師』,幻想他們會有甚麼特殊的、祕傳的途徑。」天主早已指給我們一條獲得永生的道路,並且保證每個人都能理會:你只要遵守十誡,它們就能確保你達成永生的目標。
 
 
耶穌沒有向我們傳授甚麼祕方;祂也不是甚麼「神醫」,我們不需要(出高價)請祂解決我們的困難。祂準備好告訴我們的僅僅是:「只有十誡,天主的旨意,才能使我們獲得幸福。」富人說:他從小就遵守十誡。耶穌聽得相當感動。耶穌喜愛地定睛看他,邀請他跨出「還缺少的一步」──放棄!放棄你所有的財富,施捨給窮人,然後來跟隨我!可惜那富人沒有辦法跨出這一步。   接下來是與我們現代人評斷事情完全相反的標準。
 
 
在今天,中了百萬大樂透的人,就是得到幸福;登上超級富豪榜,就是生活有成;飯來張口、衣來伸手,就是羨煞眾人的對象。不,在耶穌看來,情形恰恰相反。就像一匹諾大的駱駝無法穿過細小的針孔一樣,富有的人無法進入天主的國。你無法扛著萬貫家產跨越死亡的門檻;你必須放棄一切,只帶上你一生中所累積的善工。   那就是為甚麼耶穌這樣開導富人:現在就放棄一切,而不要等到死的時候,那時將遲得無法再隨心所欲地支配事情了。門徒們抱怨說:「這是人性上做不到的事情,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放棄一切。」耶穌回答說:「在人不可能,在天主卻不然,因為在天主,一切都是可能的。」
 
月 七日 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
 
7/10/18  27​ th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 
薛恩博樞機 著  丁穎達教授 譯  
 
 
 
婚姻生活可能是困難的,這是亙古不變的事實。如果夫妻雙方變得南轅北轍的話,要怎麼辦呢?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地繼續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嗎?如果一樁婚姻看來山窮水盡,亮起紅燈了,有沒有甚麼其它出路呢?
 
法利塞人想試探耶穌,打算當場將祂的軍,讓祂不能自圓其說,他們問:「許不許丈夫休妻?」耶穌究竟怎樣看待離婚問題呢?祂反問他們:「聖經上怎麼說?」聖經在這裡指古經、舊約,而經上的確允許男人離開他的妻子。但是丈夫絕對不能隨心所欲地摒棄妻子,趕她出門,讓她變得無依無靠;經上只是准許丈夫立「休書」休妻。那在當時無疑是一大進步。
 
休書給了婦女某種程度上的保護,她不再被逐出家門,隨之喪失所有的權利。但是男人仍然佔上風,他可以「打發走」他的妻子;女人卻對丈夫束手無策。兩千年來,離婚法有了相當大的變化,保護條款得以改進。不過,痛苦和哀傷的嚴重性並沒有減輕,離婚常常給雙方、尤其是孩子,留下深深的創傷。
 
因此,離婚在當時是被允許的。曾經寫下天主法律的梅瑟,親自寫下了關於離婚的法令。
 
然而,耶穌有祂完全不同的看法。祂解釋說,梅瑟寫下的法令,只是為暫時解決一個棘手的問題。因為你們心硬、不肯和解,所以梅瑟才寫下關於離婚的法令。那並非天主的旨意與計劃。接著,耶穌解釋了天主的初衷:祂為了人而造了男女,為此人要離開父母,這樣才能彼此結合,「成為一體」。
 
耶穌指出:天主親自參與讓男女二人「成為一體」的過程。天主使他們結合,並為他們的結合蓋上封印。那就是為甚麼婚姻不是雙方當事人予取予求的私產,更不是能夠任意解除的一紙契約。「所以,天主所結合的,人不可拆散。」耶穌不留任何迴旋的餘地,祂補充說:「誰若休自己的妻子而另娶,就是犯姦淫。」
 
即使在當時,耶穌自己的門徒們都被這種嚴格的態度所震驚。如果婚姻完全不能解除,那麼誰還敢結婚呢?生活中難免會出狀況。耶穌為甚麼不顧慮那些婚姻已經破碎的人呢?
 
說實話,對那些因種種情況而在生活中遭遇不幸的人,我們在福音裡找不到任何耶穌譴責他們的地方。祂一直譴責的只有一件事情:心硬。承認失敗並沒有關係;不承認失敗才是最大的問題。耶穌從來不會攆走自認失敗的人;祂只要求我們:隨時準備好去和解。
 

如果我們的心不這麼硬,許多離婚是否因此可以避免了呢?耶穌剛討論完離婚,似乎想更打動我們的心,因此說:「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。」在離婚中,誰遭受最多的痛苦呢?耶穌指向孩子們;祂抱起他們來,祝福了他們。這幕動人的場景,是不是在邀請我們從孩子的觀點出發,重新思考離婚問題呢?

九月 三十日 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
 
30/9/18  26​ th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 

薛恩博樞機 著  丁穎達教授 譯

 
 
福音前半部份講的是關於開放心胸、寬容接受的態度;後半部份則是關於無法容忍的事情,因此我們應該傾全力以赴地去反對。有位宗徒,就是那忠心耿耿的若望,變得義憤填膺,因為有一個人因耶穌的名字行好事,但是他不屬於「我們」、不跟從「我們」、不是「我們中的一位」。若望想禁止他,不許他僭越行好事。耶穌卻不贊成若望的態度;更確切地說,祂反對這種態度。那是耶穌的門徒們、所有的基督徒,永不該忘記的:在他們的圈子以外,也有很多好事情在發生。教會的界限,不等於是耶穌的極限。在教會團體之外,還有很多其他人在助人為樂,在關懷、愛護他們的鄰人。凡是有善行的地方,那裡的人們就接近耶穌,耶穌也接近他們。即使他們只給口渴的人一杯水喝,天主也會獎賞他們。你們不該阻止任何好事的發生,卻要毫不留情地與邪惡抗爭,尤其是與你們自己內心的邪惡抗爭。耶穌的容忍已達極限,祂這裡言辭的激烈程度在別的場合非常罕見。
 
耶穌說,「拿一塊驢拉的磨石,套在某人的脖子上」,這句話表明在耶穌眼裡,任何使信者跌倒的事都無法容忍,或者更恰當地說純屬「零容忍」。寧可剜出眼睛、砍掉手、砍掉腳,也不能向邪惡屈服。哪怕只有一隻眼、一隻手、一隻腳,但能進入天主的國,也要比眼睛、手腳雙全,卻被投入地獄要來得好。耶穌不能容忍引誘他人犯罪的行為。今天我們看到年輕人被蠱惑去吸毒,會火冒三丈;孩童被虐待,也會導致我們強烈譴責。這些憤怒都沒錯,人們的觀點基本上都是一致的。然而引誘他人犯罪有許多不同的形式:譬如,父母把歧視、仇恨、冷酷無情的態度傳給孩子;或者工作環境差、貧富不公,士氣低落,使員工無法過最起碼的溫飽日子。
 

我們必須跟所有這一切相抗爭。不過,抗爭的最大目標應該是,那在我內心想做錯事的慾望,我們應該不遺餘力地克制它。寧可砍掉你的手,也不要因它使你跌倒;寧可砍掉你的腳,也不要讓它行走在邪惡的道路上。另外尤其要控制自己的眼睛,絕大部份的邪惡引誘都來自你的眼睛。我還要提到舌頭,因為它能藉著言語散播邪惡。耶穌談到地獄。遭受地獄永火的危險深藏我內。如果我不從自己開始,不與自己身上的邪惡相抗爭,那麼我就是自絕後路。我要堅持不懈、毫不容忍地抗爭,但對象不是別的,而是抗爭我自己内心對邪惡的傾向。感謝天主,在這抗爭中,我並不孤獨,因為天主站在我這邊!

九月二​十​三日 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
 
23/9/18  2​5​ th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吳智勳神父
 
 
這是耶穌第二次預言被出賣及被殺害,「門徒不明白這些話,又不敢問祂」。本來這是教學常見的現象,學生在課室裡不敢問老師,寧願下課後問同學或問補習老師。不過,門徒不敢問可能另有意思。人對不喜歡的東西往往不想知道,免得影響心情或要負上責任,就當它不存在好了。門徒期望耶穌來恢復以色列王國,但耶穌卻預言自己會被殺害,他們根本不想知道詳情。其實,耶穌三次預言自己受難,每次說話都是清楚、簡單、直接,但門徒竟然三次都不明白,遲鈍得令人驚訝。除非天主蒙蔽了他們的理智,否則這些並非弱智的門徒,不是不能了解耶穌的意思,只是不想明白,不想知道,故意把話題轉到別的東西,於是爭論誰最大,耶穌也趁機教育他們。
 
「他們來到葛法翁,進了屋裡」,這裡大概指伯多祿的家,聖經記載耶穌曾在葛法翁治好他的岳母。耶穌問他們路上爭論甚麼,要他們承認爭論之不當。他們全部默不作聲,表示默認行為是理虧的。他們爭論誰最大,並非指誰的年紀最大,而是指誰最能幹、最出人頭地、最受耶穌重用。耶穌曾稱讚伯多祿是磐石,可能使他心花怒放;他的哥哥安德肋大概不會服氣,因他是第一個認識耶穌的門徒,伯多祿是由他介紹才認識耶穌的;雅各伯和若望兩兄弟是耶穌的親信,有可能是耶穌的親戚,耶穌也重用他們,常帶在身邊,難怪他們要求坐在耶穌的左右兩邊;斐理伯是個希臘的名字,他很可能懂希臘文,大概受過點教育,覺得自己應在目不識丁的門徒之上;納塔乃耳天生傲骨,目空一切,曾批評耶穌的出處:「從納匝肋還能出甚麼好事嗎?」自不把其他門徒放在眼內;猶達斯被耶穌委派管理錢囊,管錢的人通常精明非常,極有可能他是門徒中最聰明、最能幹、最敏銳的一個;熱誠者西滿是個革命專家,要復國他最拿手。其他稅吏瑪竇、懷疑者多默都有獨特性格,都不甘在人後。耶穌要這班人靜下來,問問自己爭甚麼及為甚麼爭。
 
「耶穌坐下」,這是傳統師傅教導學生的姿態。祂教訓十二門徒,為領袖的條件必須有謙下服務的心態。祂還拉一個小孩來示範,教他們為兄弟中最弱小的服務,而這種服務是無償的。有人指出,耶穌在伯多祿家裡拉一個小孩子來,這孩子會不會是伯多祿的兒子?或者是他的子侄?如果耶穌指定伯多祿為領袖,又以他的孩子來示範,是否教導我們,當我們為下一代服務時,不應諸多要求,因為我們是為天主服務,天主自會賞報?
 
今日福音的訊息並不新鮮,背十字架是基督徒的老生常談;人民的公僕,無償的服務,非基督徒也會講,困難之處就是難以實行。畏難卸責是人之常情,耶穌多次教導並沒有使門徒改變。直到耶穌死在十字架上,這份無邊的愛使門徒驚醒過來。我們缺乏的,似乎不是知性的認識,而是一份深刻的宗教經驗。如果我們感受到基督愛我,那麼,背生活上的十字架,對弱小者無償的服務,僕人的心態等才成為可能,否則我們只停留在理念的層次,責成下一代也缺乏說服力。
 

讓我們彼此祈禱,求天主賜我們愛的經驗,好能向耶穌學習,先培育自己,然後再教育下一代。

九月十六日  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
 
16/9/18  24​th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蔡惠民神父
 
 
 
「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德,卻沒有行為,有什麼益處?難道信德能救他嗎?」雅各伯書的作者清楚指出,使人得救的,是對天主的絕對信賴;不過,對天主的信賴,是離不開具體的行動,尤其是愛德的服務。假設有人對赤身露體,且缺少日用糧的兄弟姊妹說:「這是天主給你的考驗,相信祂,來日自會有豐盛的賞報。」這樣的信德實在值得商榷。同樣,如果有人對他們說:「你們平安去罷!穿得暖暖的,吃得飽飽的」,卻不給他們身體所必需的,也不是活的信德。
 
雅各伯書對信德的註釋,讓我們明白信德的要求一點也不輕鬆,也不是想像中的溫馨天人關係。當我們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忍耐,仍無法體貼家中長期病患者的需要;自己無論如何付出,仍無法改變社會中弱勢社群的處境;自己無論如何努力,也阻止不了每天因仇恨、報復、戰爭所帶來的苦難和死亡時,這刻才是信德的真正考驗。還可以這樣堅持下去嗎?自己還有多少時間、心力、金錢可以拿出來?要繼續相信嗎?我實在已經疲乏、無能為力了!
 
伯多祿的信仰歷程,也有類似的掙扎。當耶穌問祂的門徒:「你們說我是誰呢?」伯多祿回答說:「你是默西亞。」能夠明認耶穌是默西亞,已經是一份很大的信德。不過,耶穌接著指出這份信德的含意,就是「必須受苦,被長老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,且要被殺害」。伯多祿似乎也明白信德要求實際的行動,但他沒想過絕對的信德,要求絕對的行動,甚至要毫無保留犧牲自己的生命。因此,他向耶穌提出自己的困難和顧慮。怎知耶穌斥責他說:「撒旦,退到我後面去!因為你所體會的,不是天主的事,而是人的事。」
 
信德的要求是如此絕對,甚至連提出困難和顧慮,也被耶穌責斥為撒旦。如果你是伯多祿,你會怎樣呢?從此放棄,離開耶穌?伯多祿雖然對自己的能力滿是疑慮,但他沒有離開耶穌;反而,他照耶穌的吩咐,退到後面去,以蹣跚的腳步默默跟隨耶穌。縱使他的想法,仍是人的想法;他的付出,仍是有限的付出;他的行動,仍是遲疑的行動,但他始終沒有放棄。
 
最後,耶穌死了。祂曾關心的窮人、病人、罪人在社會中仍得不到尊重;祂曾責斥的不義制度也沒有得到推翻。耶穌一生的努力和行動,好像一下子湮沒在痛苦與罪惡的無底深淵中。難道耶穌的信德落空了嗎?復活基督的顯現告訴伯多祿,一切信德的付出都不會白費,因為耶穌相信的,是生活的天主,忠信的天主。
 

結果,伯多祿不再掛慮自己是否有能力去根絕一切紛爭、不和、暴力;也不再擔心自己是否可以剷除社會中盤根錯節的罪惡。面對著沈重的世界,他明白自己的使命,是把握生活中每一個可以消除誤會、仇恨、恐懼的機會,努力將自己的有限交託在天主的手中。這便是他背負的十字架。

九月九日 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
 
9/9/18  23​rd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蔡惠民神父

 

弱勢社群由於種種原因,不但失去能力,失去機會,甚至失去聲音。他們在自由競爭的制度中,被視為失敗者,被淘汰到社會的底層。初期教會成員間雖然以兄弟姊妹相稱,但對貧窮人的看法,有時也離不開這種世俗的眼光。從雅各伯書中,我們看到以下的記載:有一個人戴著金戒指,穿著華美的衣服,進入你們的會堂,同時一個衣著骯髒的窮人也進來,你們就專看那穿華美衣服的人,且對他說:「請坐在這邊好位上!」而對那些窮人說:「你站在那裡!」或說:「坐在我的腳凳下邊!」這豈不是你們自己立定區別,而按偏邪的心思判斷人嗎?
 
在天主的救恩面前,無論富人和窮人,其實都是一無所有;所謂富有和貧窮,只是相對的講法而已。在物質的生活中,當一個富人與一個窮人分施他的擁有時,前者是成功的,後者是失敗的。不過,在天國的幅度裡,當一個一無所有的人接受了天主白白的救恩,而另一個自恃的人被拒於門外時,前者是成功的,後者是失敗的。為此,雅各伯書的作者提醒我們:「天主不是選了世俗視為貧窮的人,使他們富於信德,並繼承他向愛他的人所預許的國嗎?」
 
事實上,福音中的耶穌有不少上流社會的朋友,祂從不拒絕與富人,專業人士或政要交往。只要虛心承認自己也是窮人,願意接受天國的福音,耶穌甚至接受他們成為自己的門徒。不過,耶穌始終是較為關注社會的低下階層。如果不相信的話,你可以把福音,特別是對觀福音中耶穌關心貧病殘障的篇幅作一統計,自會發現他們在耶穌的公開生活中,佔了重要的一席。以馬爾谷的記載為例,當耶穌到了十城區中心地帶,人群中一個又聾又啞的人引起了祂的注意。祂領那人離開群眾,私下用手觸摸他,治好他。耶穌對窮人的關懷和尊重,可見一斑。
 

與窮人為伍,或許有人以為是近年解放神學思想影響而興起的潮流。其實,遠自依撒意亞先知時代,依賴天主,就是相信祂要拯救貧窮弱小:「告訴心怯的人說:鼓起勇氣,不要畏懼!那時瞎子的眼睛要明朗,聾子的耳朵開啟……」天主選擇了窮人,只因為在物質生活中,他們也是一無所有,無能為力的人;在這些人身上,正好說明人不能憑自己的能力獲取救恩。所以,與窮人為伍,意思並不是要與富人為敵,而是透過對窮人的服務,彰顯天主如何實現祂許下的救恩。

九月二日 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
 
2/9/18  2​2 st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吳智勳神父
 
  洗手的法律,原是吩咐司祭在走近祭壇前必先洗手,表示人必先潔淨自己,才堪當接近天主,故洗手禮慢慢成為禮儀的一部份。但不知從那時起,洗手禮不僅用在禮儀上,也用在生活上,並演變成一種繁複的成規,不止每餐洗,甚至每道菜洗,又講究洗手用的水、器皿、方法等等。這些成規不但與原先的禮儀無關,還可能變成帶有迷信成份的禁忌,如不遵守,不幸會來臨,好像今日人不敢把殯儀館的吉儀帶回家一樣。 有了這個背景,我們不難了解為什麼耶穌譴責法利塞人和經師。耶穌一方面為他們闢禁忌,另一方面帶領他們返回法律的核心與精神。法律主要幫助人全心全意去愛天主,並愛人如己,而非外在地遵守法律的每一小節。耶穌指出一切不潔源自人的內心,祂舉例斥責法利塞人守法時其心不正:第四誡要求人孝敬父母,包括供養父母,但老百姓也要遵守奉「獻儀」的法律;窮人無法兩者兼顧時,經師便解釋天主比父母重要,故守奉獻儀的法律,比守第四誡供養父母重要,心底裏是因為獻儀歸他們所有。這是有私心的解釋法律,法律的精神不再存在。耶穌直指本心,善念惡念都從心發;若要潔淨的話,必須潔淨我們的心,而非潔淨我們的手。 讓我們反省在今日生活中如何實踐耶穌教導的守法精神。法律因應需要而產生,但法律不免有漏洞及其局限,那時守法精神便很重要了。只遵守法律外在的條文,並不表示你就是奉公守法的好市民。事實上有人請專家找出法律漏洞,好能「合法地」少交稅款,這就是違反法律精神,也正是耶穌所說的:「從人心裡出來的東西,才能使人污穢」。 教會內亦有很多法律,有時會使人覺得太繁文縟節了。基督徒要緊記法律的基本精神,是助人愛主愛人,而不是一系列的「不要」做甚麼。神職人員或導師為教友解釋法律時,不應隨便拿法律的條文向教友作絕對的要求,而漠視法律的精神,甚至傷害愛德,耶穌今天的啟示是發人深省的。身為教友也不要埋怨法律太多,常找藉口去不守某些法律。法律是有其目的,我們不能遵守時,該反省是否出自一份私心、懶惰、貪逸樂、不願犧牲等等。 讓我們以真福八端中的一端,配合今日的主題作結論:「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,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」。耶穌直指本心,善惡皆從心發,在潔淨的心中,人會與天主相遇。
 
 
 
 
 
八月二十六日  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
 
26/8/18  2​1 st 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吳智勳神父
 
 
伯多祿宣認耶穌的話,就是今天我們反省的重點。 伯多祿這句話的背景並非在增餅奇蹟那一天,增餅後是群情洶湧的,大家興奮得要擁立耶穌為王,伯多祿不難承認耶穌的身份。事情卻發生在增餅的後一天,耶穌為澄清群眾的動機,不斷說些令群眾莫名其妙的話,如「食祂的肉」、「喝祂的血」、「自天而降」等等。門徒的熱情冷卻了,覺得說話太「生硬」,像吃有生米的飯那般難下咽。五千個男人再加上他們的家屬一個一個的走了,好像剩下十多個,是個冷清清,令人喪氣的情況。就像面對「四面楚歌」的楚軍,已無心戀戰,別人走自己也想走,注定項羽非失敗不可。伯多祿之可貴處,就是此刻挺身而出,宣認信仰,激勵其他門徒。 從伯多祿的說話,我們可分析他有率直、硬朗的性格,有強烈的道德勇氣,有「雖千萬人,吾往矣」的慷慨激昂。話中的意思可綜合為:「我信你,我沒有其他人可信了」,「我信的,其他十一人都會相信」。一方面有穩定軍心的豪情,但豪情的後面隱藏了當領袖的威脅性,強拉別人壯膽:「我們還投奔誰呢?」其實,伯多祿大概仍未理解生命食糧的言論,只因為耶穌這樣說,他就這樣信了。 當然,為信仰基督,這種宣認是重要的。但完備的信仰,祗靠陽剛式的宣認是不夠的,伯多祿還要不斷受培育。他陽剛型的信仰亦見於他向耶穌慷慨陳詞:「即使眾人都為你的緣故跌倒,我決不會跌倒」,「即使我該同你一起死,我也決不會不認你」。山園中耶穌被捕時,只有他拔劍護主,有張飛喝斷長板橋的豪氣。耶穌讓他知道單靠陽剛型的宣認是不足的,聖經的記載暴露了他的弱點。爭大小,三次背主都顯出他的信仰不夠深度,缺乏謙遜、包容與柔情,缺乏認識自己的有限性和了解別人的明智。直到經歷耶穌的苦難、死亡、復活後,他才脫胎換骨,作信仰的跨越。當耶穌問他:「你比他們更愛我嗎?」他既肯定又謙虛的說:「主,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」,顯出一種沒有誇口,沒有喧嘩,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心靈感應。主耶穌已生活在他內,此時的主,才真正是他生命的食糧,他生命中不能缺少的東西。可見對耶穌的信仰,不是剎那的豪情,而是持久的堅忍。 今日,每個基督徒都會在生活中遇到信仰的挑戰,特別是不斷有人離開教會,而離開的比留下的多時,我們正遇到伯多祿的情況,耶穌會挑戰我們:「難道你們也願意離去嗎?」願我們有伯多祿抗拒潮流的豪情:「主,唯你有永生的話」,但同時有一份謙遜,一份包容,承認自己多麼需要基督,祂是自己生命中不能缺少的東西。一刻的宣認、一剎那的決志,不足以做基督徒。真正的基督徒必須謙虛地、靜靜地、持久地跟在耶穌後面,用行動去表示耶穌是自己生命的食糧,是生命中不能缺少的東西。
 
 
 
 
八月十九日 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
 
19/8/18  2​0th 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吳智勳神父
 
  當耶穌說:「吃我的肉,喝我的血」時,也是在說愛德,亦是在說愛的共融。「吃我的肉,喝我的血,我便會住在你內,你也住在我內。」這回應了若望福音一開始時說:「聖言成了血肉,寄居在我們中間」,和我們住在一起。 我們領聖體的時候,表示了我們願意和基督住在一起。「住在一起」是一件很特別的事,我們能夠與人和平喜樂地住在一起是一件不簡單的事,要有很大的愛德。中國人說:「相見好,同住難」,沒有愛的共融,住在一起會變成互相折磨,難怪今天的人寧願搬開住。所以,耶穌在這裏所說的一句話其實是很貼切的。 讓我再用中國人的結義作比喻 : 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,歃血為盟,結為兄弟,三人把血滴在酒中,然後分飲,這裏有許多象徵意義。在中國人眼中,血代表了生命,把血滴在酒中,象徵人以自己的生命參與盟約;飲血酒,表示分享別人的生命,與別人的生命結合為一。他日義兄有難,便會慷慨赴義。 聖經中的盟約與中國人的結盟有相似之處。舊約中,以色列人也認為生命是在血裏面,生命是來自天主,所以人不能流人的血,也不能吃動物的血,只能用動物的血立盟約。新約時,耶穌在十字架上用自己的血,代人類和天主立約,所以祂說:「這一杯是我的血,新而永久的盟約之血。」祂叫我們喝祂的血,代表了我們分享了祂的生命。 我們有時會聽到人批評彌撒太過形式化,甚至覺得難以投入,這便要問一問理由是什麼? 別忘記劉關張三人在飲血酒前便已有一個很深的關係,而不是在飲酒那一刻才有。同樣我們參與彌撒領聖體時,並不是在那一刻才和耶穌基督有深厚的關係,這一刻應該是表達我們已經有的愛的共融的一個高峰。所以,我們不能投入,可能我們和天主、和基督的關係疏遠了。我們必須和耶穌基督有深厚的關係,那麼在彌撒中「吃祂的肉,喝祂的血」才會有意義。同時,因為我們彼此喝同一個杯,吃同一個餅,我們在信仰上亦像結拜的兄弟姊妹一樣。劉關張三人喝了血酒,願為對方把生命拿出來;基督徒吃喝基督的體血後,願拿甚麼出來與人分享? 願意我們記得 : 領聖體既是一個信德的表示,更是一個愛德共融的表示。
 
 
 
八月十二日 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
 
12/8/18  12th 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吳智勳神父
 
對猶太人來說,來自天主的人,常常具有一份神秘感,這可能是受到舊約的影響。在舊約,來自天主的人,往往是來無影,去無蹤的。比方:創世紀提及一位神秘人物默基瑟德,他在亞巴郎打勝仗的時候突然出現,他帶來了餅酒,祝福了亞巴郎。創世紀說:他是天主的司祭,連亞巴郎也將所得的十份之一給了他(創14:18-20)。這些人物為猶太人津津樂道,新約希伯來書的作者索性把他說成「無父,無母,無族譜,生無始,壽無終;他好像天主子,永久身為司祭」(希7:3)。另一個例子是先知厄里亞,他在生時所作所為都充滿傳奇,離世時有火馬車出現,帶著他乘著旋風升天而去(列下2:11)。猶太人就是喜歡以這種方式去表達來自天主的人。而現在這一班猶太人,面對這樣一個他們熟悉,知道祂的來源,沒有任何神秘感的耶穌,又怎樣相信祂是來自天主的呢? 所以,「他們暗中議論」。 人的選擇,往往受到別人的影響,特別是對別人的意見,一個人提出對另一個的批評,其他人便會人云亦云,或加鹽加醋,把他講成一無是處。但當我們要作重要的決定,特別是在信仰的問題上,便不應受他人的支配,要獨立在群體之外,要有「自反而縮,雖千萬人,吾往矣」的勇氣和智慧。所以耶穌說:「不要議論紛紛」。對基督的選擇是一個重要的決定,面對天主的邀請,就如耶穌說:「除非是天父所吸引的,誰也不能到我這裏來」。我們要在心內對天父的召叫作一個回應,這是我們信仰的根基所在。 我們說這是人的一個選擇,但到底選擇什麼呢? 就是選擇相信耶穌是從天而降的生命食糧。要克服人的邏輯、人的成見,去相信來自天主的人,不必有驚天動地的出身,不是件容易的事。但天主就是要人相信,耶穌降生成人是天主臨在於人的平凡之中。 耶穌說自己是自天而降的生命食糧,這裏包含了兩個意思。首先耶穌是自天而降的,這是一個特別的身份,因為只有自天而降的,才真正知道天主是怎樣的,所以耶穌說:「唯有自天主而來的那一位才看見過父」。 第二是耶穌是生命的食糧,這裏耶穌是說得十分實在的。生命的食糧是人不能缺少的東西,與生命攸關的。耶穌就是要說出,祂就是我們生命中不能缺少的東西,我們相信嗎?相信這點,就是永生所在。 我們把本主日福音的重點放在人的選擇上面,人選擇相信耶穌的話。信仰基本上是接受耶穌基督的邀請,相信祂是自天而降。雖然門徒知道祂有人性的一面,有人的來源,有平凡的出身,他們仍願意相信祂那來自天上的身份。這個信念並非一下子便可以達到,而是經過長時間的培育、反省。門徒聆聽過耶穌基督,看過祂的所作所為,慢慢認識祂,與祂建立關係,才接受邀請,從心底裏選擇相信祂自天而降,是自己生命中不能缺少的東西。 在信仰上,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在其他東西上,不久便會放棄了信仰,以其他東西作為自己的天主,是自己的偶像。只有真正把眼睛放在基督身上,選擇了基督的,才會一直相信下去。 讓我們好好反省 : 基督是否我的生命食糧? 祂是否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東西? 沒有祂,我會怎樣? 我的生命會怎樣?我會快樂嗎?我的生活有方向嗎?有意義嗎? 讓我們記得耶穌基督對我們說的話: 「我是從天而降的生命食糧」,也願意我們做一個重要的選擇 : 相信祂的話,不再議論紛紛。
 
 
 
八月五日 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
 
5/8/18  18th 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 
蔡惠民神父   耶穌在若望福音提醒我們,「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,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。」這永生的食糧就是耶穌自己,祂是天主的瑪納,一份無條件的禮物。祂要成為我們生命的力量和目標,是天主在我們每人之內的工作。所以,當群眾要求耶穌行一個神蹟給他們看,好叫他們信服時,耶穌只能說,祂本身就是神蹟,就是父從天上賜給他們的真正食糧。凡到祂那裡來的,永不會饑餓,信從祂的,總不會喝。 的確,要相信耶穌就是永生的食糧實在不容易。首先,我們不單要說服自己,物質的富裕,事業的成就並不是人生的美滿指標,更要放棄這些富裕和成就而帶來的安全感。相信耶穌就是永生食糧的意思,就是相信人生的最終所需,是建築在耶穌的恩許上,而不是自己形形役役的努力上。 當群眾問耶穌:他們該做什麼,才能獲得這份永生之糧時,耶穌回答說:「天主要你們所做的事業,就是你們信從他所派遣來的。」作為基督徒,生命的最大努力和優次,無非是相信耶穌是我們生命的真正食糧,生活的最後所依。 有一次,一個教友跟我分享她的丈夫參與感恩祭的經驗。她的丈夫不是教友,但很尊重太太的信仰,每星期都堅持陪太太參與主日彌撒。太太開心之餘,也顧及丈夫的感受,希望他也能投入彌撒當中。為使丈夫不覺沉悶,她嚐試到不同的堂區參與彌撒,有講道生活化的;有禮儀活潑的;有團體氣氛濃厚的;有歌詠動聽的……不同的經驗之後,丈夫始終是因為愛她而陪她到聖堂。那位教友突然明白,原來感恩祭首要不是人的工作。 感恩祭中有不同的職務。感恩祭的氣氛和參與者的投入,雖然跟我們怎樣執行這些職務有密切的關係,但歸根究底,感恩祭之為感恩祭,就是參與者相信,耶穌是從天降下的永生之糧。它與一個朋友相聚的飯局有別,也不單純是一個共融團契的經驗,更不是我們可以刻意營造出來的氣氛。它的本質也與我們的正直或德行無關。我們的講道或歌詠無論怎樣動聽,也不能取代感恩祭的事實。因為感恩祭基本上是天主一份無條件的禮物,是天主主動的白白施與。 因此,要投入感恩祭,就是信從天主所派遣來的耶穌,相信祂,接受祂,並讓祂成為自己生命的滋養。這份信德看似簡單,實踐起來又談可容易。如果我們繼續將生命的真正所需和保障,放在物質的富裕、事業的成功上,耶穌又怎會是我們生命的食糧?祂會帶給我們生活的改善嗎?祂會減輕我們負資產的擔子嗎?祂會介紹我們工作嗎?祂會保證給我的子女一個名校的學位嗎?如果耶穌無法滿全這些期望,難怪當時的人彼此爭論說:「這人怎麼能把他的肉賜給我們吃呢?」我們的反應又是什麼呢?是覺得這話生硬而離開,抑或相信耶穌就是我們的生命之糧?
 
 
 
七月二十九日 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
 
29/7/18  17th 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吳智勳神父
 
 
增餅奇蹟的重點並不在人們吃飽了餅這個事實上面,而是要帶出:耶穌能夠使人飽飫,耶穌本人是生命的食糧,擁有耶穌基督的人不再飢餓,救恩因基督的緣故來臨了。今天我們就福音作反省時,不妨嘗試集中在人物中作反省。 第一個要提的人是斐理伯。耶穌問斐理伯:「我們從哪裏買餅給這些人吃? 」為甚麼問斐理伯?可能因為他是貝特賽達人,對加里肋亞湖一帶非常熟悉,若有辦法的話,他最清楚不過。斐理伯的回應反映了他的性格:精打細算但又帶點消極。當耶穌問他時,他便仔細盤算,這許多人需要多少食物,要用多少錢。他計算後便回答耶穌:「即使買二百個銀錢的餅也不夠這許多人分得一小塊。」他們可能只有二百個銀錢,斐理伯發覺即使傾盡所有也不足夠五千個男人加上他們的家屬吃飽,覺得自己無能為力,這便顯出了他那種帶點消極的性格。 第二個要提的人物是安德肋。安德肋在斐理伯回應耶穌後,仍然嘗試尋找其他方法。他找到一個擁有五餅二魚的小孩,把他帶到耶穌跟前,他可說是一個不會放棄,不會絕望的人物。即使是很小的可能,他仍然會積極地、盡力地去做的人。他把小孩帶到耶穌跟前,這是很典型的安德肋的做法。聖經上特別是若望福音多次記載了他把人帶到耶穌跟前,比方一開始,他是第一個把自己的兄弟西滿帶到耶穌跟前。他接觸耶穌後,很高興的立即回家把自己的兄弟一併帶去,他便是這樣一個十分樂意把人帶到耶穌跟前的人。另一次記載有一班希臘人想見耶穌,他便立刻把這班外邦人帶到耶穌面前。安德肋是一種盡了自己的力,把一切放到耶穌面前,不會輕言絕望的人。 第三個要提的人物是那個小孩。雖然福音內只略略提及他,但他有小孩子天真慷慨的天性,他可能是跟隨媽媽來的小朋友。小孩子帶著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是有點不尋常,很可能他幫忙媽媽拿乾糧上路,這是他一家人路上的食糧,他天真的把家人的食糧奉獻出來,沒有想到自己的五餅二魚足夠多少人吃,他只是知道其他人沒有食物,很願意將自己的所有拿出來與人分享,即使只是微不足道。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這個慷慨的行動,竟然四部福音都記載了,不但成為基督徒傳頌的美麗故事,更成為聖體聖事神學的題材。他的名字叫甚麼並不重要,但他又一次使小孩子成為可愛的人物,慷慨的象徵,甚至於耶穌認定天國是屬於小孩子的。 面對這三個人物,我們可以好好反省。這三個人物都代表一些東西,可以作為我們的借鏡 : 面對一個困難的環境,我會怎樣做?我會否像斐理伯一樣,精打細算過之後,認為無希望,便放棄了。我們面對許多社會問題,會否計算完後便認為自己力量微薄,不足以改變什麼,結果消極地放棄,什麼也不做呢? 還是像安德肋一樣,明白到困難所在,但仍願意盡一點點的努力,將問題帶到耶穌基督面前,請求耶穌幫助這樣一個困難的環境。這是我們能夠做得到,也是我們應該向安德肋學習的,無論結果是怎樣,也是耶穌基督所願意的結果。我們更應向那小孩學習,許多時我們只有精打細算的老練,便是缺少了那種天真慷慨的心態。 今天福音給我們的這點啟示,值得我們好好的反省。因那小孩五餅二魚的慷慨,而令這許多人得到飽飫,耶穌基督使每人都得到想要的。讓我們記得 : 天主會因一人的慷慨,而令許多人受惠,甚至也變得慷慨起來。無論什麼情況下,讓我們也願意與人分享,自己成為第一個受惠者,並因為耶穌基督恩寵的緣故,我們小小的一點,也足以使無數的人飽飫。
 
 
 
七月二十二日 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
 
22/7/18  16th 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吳智勳神父
 
 
表面上,耶穌表達對門徒的憐惜,因為他們連吃飯的時候也沒有。不要輕看此理由,當人體力透支時,更好的東西都不能做或不能吸收。倘若你整個晚上收看足球,現在神父講甚麼,你也聽不進去。聖保祿的道理該是非常動聽的了,但也有一位累得要命的年輕人睡著了,並由高處墮下而死,要勞煩聖保祿使他復活過來。「心神固然願意,但肉體總是軟弱的」,當人又餓又累的時候,脾氣也會躁些。耶穌要門徒休息是有實際的理由。 不過,耶穌的要求是有更深入的理由。耶穌要求門徒的信仰要有深度,人必須在內心碰到天主,信仰才會有深度。門徒們向耶穌報告時一定很興奮,他們很高興自己能治病、驅魔,並有一大群人聽他們說話。這一班本是藉藉無名的普通人,一夜之間成為名人,使他們飄飄然,覺得自己是個重要人物。這種興奮經驗,能使人忘記力量的來源,甚至忘記宣講的是耶穌的福音。耶穌要求他們到偏僻的地方去,在聖經中,偏僻的地方是指與天主相會的地方。與天主相遇,信仰才有深度,才能成功時不驕傲,失敗時不頹喪。後來,門徒就有驅魔失敗的經驗,耶穌便指出:「這類魔鬼,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的」。可能門徒太自滿了,成功地驅魔後,產生驕傲的心。耶穌要求他們返回力量的泉源,藉祈禱和禁食接近天主,以天主的力量去驅魔。 就這件事,我們可反省到天主做人就有一定的作息規律。沒有足夠的休息,或不讓別人有足夠的休息,都不是天主的意思。聖經記載耶穌連坐船也爭取睡眠的時間,甚至翻風作浪也不知。當我們體力透支而不參與一些善行時,不一定是違反愛德。可能勉強完成一件好事,卻弄到自己極度疲倦,情緒不穩,甚至發脾氣傷害愛德,那就更得不償失了。 第二個訊息更重要,有深度的信仰要求內心接觸天主。我們身處一個忙碌的時代,人人都忙著,不想停下來。消費的社會,娛樂的傳媒不斷製造日新月異的東西吸引人,使人疲於奔命,做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,沒有時間停下來聆聽別人,更沒有時間聆聽天主。我們都喜歡熱鬧,停下來便感到落寞,這是現代人的文化,一個使信仰難以紮根的文化。耶穌的話:「你們靜靜地到偏僻的地方去休息一下」,是有時代意義的啟示。今日不少祈禱的前奏曲是靜坐、注意呼吸、聆聽聲音等,都是要我們靜下來,意識到自己的存在,亦意識到天主的臨在。難怪有人為祈禱下一個現代的定義:祈禱就是靜下來,把你的時間交給天主。 基督徒的信仰狀況如何,視乎他有多少時間靜下來接觸天主。承接猶太人的傳統,基督徒視主日為主的日子。法利塞人在安息日不工作、不操勞,甚至走多少路都計算著,可能有點過份,但原意是為了全心歸向上主。我們的主日可能亦是不工作,甚至連飯都不想煮,是名符其實的罷百工,但我們安排主日節目時,有多少是與天主有關?如果連一個小時的感恩祭也嫌多,我們的信仰快要破產了,主日成了我們的日子,而非主的日子。 若要信仰有深度,要從天主那裡吸點靈氣,成為天主的人,祕訣很簡單,就是今日福音中耶穌的話:「你們靜靜地到偏僻的地方去休息一下」。
 
 
 
七月十五日 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
 
15/7/18  15th 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閻德龍神父
  福音記載昔日耶穌召集了十二位門徒,今日祂也把你和我召集到上主的聖殿來。保祿宗徒在今日的書信中告訴我們因為耶穌基督的恩寵,使我們聚集在一起,聆聽天主的聖言,在生活上作出回應。今日我們在聖殿中相聚大約一小時,然後各自離去,因為這裡不是我們居住的地方,我們會回去我們的住所、工作的地方。因為我們要返到生活裡去,所以我們到聖堂來,聆聽上主的聖言,從祂的聖言中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實踐信仰。昔日門徒被派遣,今日我們也被派遣。  派遣有一個條件:就是放下驚怕,全心信賴。今日第一篇聖經,亞毛斯先知在宣講的時候被人驅逐,禁止他再說預言。亞毛斯說:「我本來不是先知,也不是先知的弟子,我只是一個牧羊人,不過上主在我放羊的時候,召叫了我,叫我告訴你們須按天主的說話去生活。不是我想說預言,是上主要我說。」當教友接受派遣,宣講上主的話時,有些會沾沾自喜,他們不知道自己獲派遣,是出於天主的意思,而不是因為他能言善道;此外,一些教友認定自己沒有唸過神學,又沒有接受過訓練,又不懂查閱聖經,擔憂自己沒有甚麼好說。  宣講除了用說話外,還可以用我們的生活──我們對弟兄姊妹的接受、包容、愛德,我們在生活上對主訓導的實踐。當我們宣講上主的話時,甚麼都不用帶備,甚麼都不需要,因為那只不過是工具,不是重要的。最重要的是需要對上主充滿信心,因為是主派遣我們去宣講。如果我們不接受天主的派遣,也不按天主的訓導生活,那麼,我們怎可以將福音的喜訊帶給身邊的人?  我們要宣講,首先要悔改。主給了我們宣講的能力,要我們勸告其他人遠離罪惡,在上主的祝福與恩寵中生活。否則,我們每星期的相聚便沒有意義了。  今日上主的聖言清楚告訴我們,我們的聚集是因為基督的恩寵,但這聚集不是要我們坐在這裡享受主的恩寵,而是被派遣回到生活的地方,為信仰作見證。作見證的時候,我們要對主充滿信心,並將祂的救恩生活出來。讓我們祈求上主給我們這份祝福和力量,好使我們更能明白及了解,我們是為聚而散,為散而聚。 
 
 
 
 
七月八日 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
 
8/7/18  14th 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耶穌起身回到自己的家鄉,同鄉們對祂所產生的反應卻是懷疑以及陌生感:「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?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,雅各伯、若瑟、猶達、西滿的兄弟嗎?他的姊妹不是也都在我們這裡嗎?」家鄉人不知所措的反應,透露了耶穌的身世:祂從事由父親所學來的手藝,做木匠的工作。 人們由於自以為認識耶穌的身世而對祂產生反感。事實上,耶穌家鄉的人們所提出的問題:「他這一切是從哪裡來的呢?」是一個非常重要而且合理的問題,但是福音卻沒有提供任何答覆。福音的作者只摘要性的敘述了耶穌的回應:「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、本族、和本家外,是沒有不受尊敬的。」就形式和內容而言,耶穌的話是一句諺語,祂的家鄉同胞對祂所採取的行動和反應,具體地表現了這句諺語所含的真理。 馬爾谷安排耶穌說出上述的諺語,更重要的目的是藉以強調信仰的主題。這個諺語間接地表達出,耶穌的同鄉拒絕接受這個信仰。這種情況和上個主日福音中的會堂長雅依洛,以及患血漏病的婦女形成強烈的對比。因為人們缺乏信仰,因此耶穌在自己的家鄉,除了給少數幾個病人覆手治好了他們以外「不能行什麼奇能」。納匝肋人的表現,是耶穌在執行其使命時遭遇到的消極經驗,耶穌必須經歷這一切並且戰勝這一切。由於家鄉的人們沒有接受祂,所以促成祂繼續到各處宣講施教。 耶穌在自己的家鄉納匝肋所有的遭遇,必須放在整部福音所表達的默西亞使命中來了解。祂的行動幾乎毫無成果,這是祂自由的選擇接受人性,以及作為人所經歷到的最深度的貧窮。耶穌所執行的派遣非比尋常,祂家鄉的人們拒絕祂,是自然且合乎邏輯的反應,一般人在面對超越自己生命經驗或理解能力之事時,往往也會表現出相同的態度。福音敘述人們如此對待了耶穌,也是提前預告了祂的苦難,祂自由地接受並面對一切苦難,完全不使用暴力,反而是以整個生命、以自己的方式迎向一切,同時勝過一切。耶穌在家鄉不受歡迎,也象徵這並不是真正的家鄉,基督徒都知道「我們的家鄉原是在天上」
 
 
 
 
七月一日 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
 
1/7/18  13th Sunday in Ordinary Time
 
吳智勳神父
 
 
耶穌藉本週福音所記載的兩個奇蹟,給與痛苦與死亡一個信仰上的答案。首先是患血漏病的婦人,她受了十二年長時期的痛苦,花盡一切之後,病情不但沒有好轉,反而更惡化,耶穌是她最後的希望。她相信只要摸到耶穌的衣服,她的病就會好。果然一摸之下,她的血漏便停止了。如果故事停在那裡,整件事意義不大,她的願望成真,可能使日後的人,像她一樣企求神奇的治療。耶穌問:「誰摸了我的衣服?」那是一個邀請,邀請摸祂的人前來,不要滿足於疾病的治療上。那婦人果然上前來,謙遜地把難以啟齒的實情說出。信仰不應停在有求必應上,而需要在耶穌面前坦露自己,包括自己的弱點,與耶穌建立關係,表示自己需要祂。故事還有一個小節,瑪竇福音提到那婦人摸的是耶穌衣服的繸頭,猶太師傅衣服的繸頭是提醒人要「全心、全靈、全意愛天主」。婦人被治好不是最重要,重要的是她接觸到耶穌基督,認識到過去十二年,她全心、全靈、全意都放在自己的健康身上,耶穌的恩寵讓她知道,全心、全靈、全意愛天主才是最重要的事。她將來還要再患病,但她不需要再去摸耶穌的衣服了。難怪耶穌說:「你的信德救了你,平安去吧,你的病好了。」本來她的病早已被治好,不須耶穌重複說一次,這裡可指:「只關心自己」的病已被治好,平安回去,全心、全靈、全意愛天主吧。 會堂長雅依洛為了女兒的緣故,甘冒猶太當權者的憤怒與抵制,跑到對頭耶穌面前,請求祂治好患重病的女兒。他還謙遜的「跪在」耶穌面前,承認祂近乎天主的身份。當家人告訴他小女孩已死了,他沒有絕望,反而相信耶穌的話:「不要怕,只管信」,並把耶穌帶到家中。本來猶太人相信只有天主才可復活死人,連天主的使者也不能,故此把耶穌帶到家裏,顯示相信耶穌天主性的身份,有復活死人的能力。耶穌復活了小女孩,為死亡及由死亡帶來的哀傷給與一個答案:祂是生命的主人,只有祂能給人永恆的生命;會堂長應從女兒恢復生命的喜樂,認識到從耶穌而來的永生的喜樂。 我們也有面對痛苦的經驗與機會,我們難免有血漏婦人的心態,把焦點只放在自己的身上。我只顧解決我的問題、我的痛苦,並企求奇蹟性的治療。我是那麼重要,值得天主為我改變自然的秩序,以奇蹟滿足我的需要。今天的福音幫助我們領悟到天主才是最重要的,痛苦是我們接觸天主的機會,痛苦改變了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,領略別人的愛心,認識自己的有限性,因為承認自己的軟弱需要天主時,也正是自己剛強的時刻。 面對死亡,尤其是年輕親友的死亡,我們會有莫名的哀傷,甚至有希望他們復生的要求。耶穌的確曾復活死人,但目的是使人看到祂是復活和生命。復活過來的人最終還是走向祂,祂才是人生命的終向。願今日的福音幫助我們堅信,不要讓痛苦與死亡主宰自己,痛苦與死亡是過渡的,唯有天主才是永恆的的生命;會堂長應從女兒恢復生命的喜樂,認識到從耶穌而來的永生的喜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