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感悟
07/08/25
在動物園裏的小駱駝問媽媽:”媽媽媽媽,為什麼我們的睫毛那麼地長?” 駱駝媽媽説:”當風沙來的時候,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。” 小駱駝又問:”媽媽媽媽,為什麼我們的背那麼駝,醜死了!”駱駝媽媽説:”這個叫駝峰,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,讓我們能在沙漠裏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。”小駱駝又問:”媽媽媽媽,為什麼我們的腳掌那麼厚?” 駱駝媽媽説:”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於陷在軟軟的沙子裏,便於長途跋涉啊。”小駱駝高興壞了:”嘩,原來我們這麼有用啊!!可是媽媽,為什麼我們還在動物園裏,不去沙漠遠足呢?”
天生我才必有用,可惜現在沒人用。每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,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臺。
06/08/25
有一個富人,害怕自己死後財產將對他毫無作用。他的朋友建議他做一些善事,這樣在他有罪的時候就會得到原諒。他采納了朋友的意見,但他有一個條件,就是只幫助對生活完全失去希望的人。
一天,富人走在街上,他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人正坐在垃圾上。富人想,“他一定是一個對生活喪失信心的人。”於是便丟了100枚金幣給了那個人。
富人的舉動讓窮人很吃驚,他問富人為什麽要送給他那麽多金幣,全城有很多的窮人為何偏偏選中了他?
富人告訴他自己曾發誓只幫助對生活完全絕望的人。聽到富人的話,窮人抓起那100枚金幣扔還給了富人,弄得富人狼狽不堪。富人埋怨窮人不僅不感激他,還侮辱了他。
窮人回答說,因為富人給予的禮物不是出於善意,只有死了的人才沒有希望,所以富人的禮物簡直就是死亡。
05/08/25
一位先生死了,到了天國之門。聖伯多祿告訴他天堂是越來越擁擠,因此他不得不拿分數考驗人。如果得到了100分,就可以進入天堂。那位先生告訴聖伯多祿,他救濟窮人,聖伯多祿就給他3分。那位先生想了想,然後說他每主日有捐獻他薪水的十分之一,聖伯多祿就給他1分。那位先生拼命尋找他的記憶,想來想去,最後說,他從來沒有說過壞話,聖伯多祿就給了他半分。那時,那位先生變得非常沮喪,並表示說,以這樣的速度,他只能因天主的恩寵才能進入天堂。聖伯多祿馬上回答說:“進來吧!”
“你們得救是由於恩寵,藉著信德,所以得救並不是出於你們自己,而是天主的恩惠;不是出於功行,免得有人自誇。”
02/08/25
有一次,有一個臣子長篇大論地批評唐太宗。批評完之後,這位臣子就出去了。
旁邊幾位大臣就跟皇上說:「皇上,他所說的多數都是假的,您為何不責罰他?為何不制止他的話?」
唐太宗就說:「他說十句有兩句對的,我就採納。假如我去制止他,這樣一傳出去,說皇上對別人的諫言還會反駁,還會批評。此風一起,以後誰敢諫言?」
唐太宗能夠看得這般深遠,能廣納眾言,再自己去判斷,這樣就不會堵塞忠臣對他的勸諫。唐太宗面對別人譏毀的時候,他是持這樣的態度。所以,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,成就就有多高。
01/08/25
在某個小村落,下了一場非常大的雨,洪水開始淹沒全村,一位神父在教堂裏祈禱,眼看洪水已經淹到他跪著的膝蓋了。一個救生員駕著舢板來到教堂,跟神父説:”神父,趕快上來吧!不然洪水會把你淹死的!”神父説:”不!我深信天主會來救我的,你先去救別人好了。”
過了不久,洪水已經淹過神父的胸口了,神父只好勉強站在祭壇上。這時,又有一個警察開著快艇過來,跟神父説:”神父,快上來,不然你真的會被淹死的!”神父説:”不,我要守住我的教堂,我相信天主一定會來救我的。你還是先去救別人好了。”
又過了一會,洪水已經把整個教堂淹沒了,神父只好緊緊抓住教堂頂端的十字架。一架直升飛機緩緩的飛過來,飛行員丟下了繩梯之後大叫:”神父,快上來,這是最後的機會了,我們可不願意見到你被洪水淹死!!”神父還是意志堅定的説:”不,我要守住我的教堂!天主一定會來救我的。你還是先去救別人好了。天主會與我共在的!!”
洪水滾滾而來,固執的神父終於被淹死了……神父上了天堂,見到天主後很生氣的質問:”主啊,我終生奉獻自己,戰戰兢兢的侍奉您,為什麼你不肯救我!”天主説:”我怎麼不肯救你?第一次,我派了舢板來救你,你不要,我以為你擔心舢板危險;第二次,我又派一隻快艇去,你還是不要;第三次,我以國賓的禮儀待你,再派一架直升飛機來救你,結果你還是不願意接受。所以,我以為你急著想要回到我的身邊來,可以好好陪我。”
其實,生命中太多的障礙,皆是由於自己過度的固執與愚昧的無知所造成。
31/07/25
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,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,周圍的人倍感惋惜,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。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。老人解釋説:”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,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,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,説不定他還能穿呢!”
成功者善於放棄一切無益於己之事物。
30/07/25
有一只小猴子到樹林子里玩耍,聞到香蕉的香味,興奮不已,把手伸進瓶罐里要那香蕉來吃,沒想到手拔不出來了。
小猴子很著急,連忙跟旁邊的大猴子求援,大猴子早已看破獵人的詭計,跟小猴子說:“放手啊!把香蕉放開,手就可以出來了!”
可小猴子舍不得香噴噴的香蕉,死不肯放手,堅持要大猴子把瓶子打破,讓他把手拔出來。
獵人的腳步近了……
“救我啊,快救我啊!”小猴子喊著。“放手啊,快放手啊!”大猴子叫著。
小猴子後來怎麽樣了呢?它得救了嗎?
我們人生何嘗不是這樣,也會遇到像小猴子面臨的困境一樣。遇到困境的時候,我們也會焦急的呼求天主說:救我啊,快救我啊!
但在呼救的同時,我們卻又不肯放手讓天主采取祂的方式施行拯救,就像小猴子不肯放棄香蕉堅持讓大猴子把瓶子打碎救自己一樣,我們也是非常執著於自己的方式,堅持要天主照著我們自己的方式來救我們,結果我們可能會失去最寶貴的東西。
29/07/25

一天,幾個白人小孩在公園里玩。這時,一位賣氫氣球的老人推著貨車進了公園。白人小孩一窩蜂地跑了上去,每人買了一個氣球,興高采烈地追逐著放飛的氣球跑開了。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後,一個黑人小孩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貨車旁,用略帶懇求的語氣問道:“您能賣給我一個氣球嗎?”
“當然可以,”老人慈祥地打量了他一下,溫和地說,“你想要什麽顏色的?”
他鼓起勇氣說:“我要一個黑色的。”
臉上寫滿滄桑的老人驚詫地看了看這個黑人小孩,隨即遞給他一個黑色的氣球。
他開心地接過氣球,小手一松,氣球在微風中冉冉升起。
老人一邊看著上升的氣球,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了拍他的後腦勺,說:“記住,氣球能不能升起,不是因為它的顏色,而是因為氣球內充滿了氫氣。”
成就與出身無關,與信心有關。
28/07/25
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,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,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。有天晚上,那一帶忽然停了電,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。沒一會兒,忽然聽到有人敲門。
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,只見他緊張地問:「阿姨,請問你家有蠟燭嗎?」女子心想: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?千萬別借他們,免得被他們依賴了!
於是,對孩子吼了一聲說:「沒有!」正當她準備關上門時,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:「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!」
說完,竟從懷裡拿出兩根蠟燭說:「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,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。」此刻女子自責、感動得熱淚盈眶,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抱在懷裡。
26/07/25
一隻火雞和一頭牛閒聊,火雞説:我希望能飛到樹頂,可我沒有勇氣。牛説:為什麼不吃一點我的牛糞呢,他們很有營養。火雞吃了一點牛糞,發現它確實給了它足夠的力量飛到第一根樹枝,第二天,火雞又吃了更多的牛糞,飛到第二根樹枝,兩個星期後,火雞驕傲的飛到了樹頂,但不久,一個農夫看到了它,迅速的把它從樹上射了下來。
牛屎運讓你達到頂峰,但不能讓你留在那裏。
25/07/25

從前,有一個年輕的畫家,他非常熱愛繪畫,但卻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風格。 他看著其他畫家在畫布上揮灑自如,內心既羨慕又焦慮。
有一天,他遇到了一位年老的畫家。 年輕畫家向他訴說了自己的困惑。 老畫家聽了,笑著說:「孩子,你的問題不在於技巧,而在於動機。你為什麼要畫畫?」
年輕畫家愣住了。 他從未想過這個問題。 他只是覺得畫畫很有趣,也想讓別人覺得他很厲害。
老畫家繼續說道:「畫畫,可以有很多動機。你可以為了名利,也可以為了表達自己,還可以為了記錄生活,甚至僅僅是為了享受其中的樂趣。你的動機決定了你的作品風格,也決定了你的成就。」
年輕畫家陷入了沉思。 他開始反思自己作畫的動機。 他發現,以前的自己太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,而忽略了內心的真實感受。
於是他開始嘗試不同的畫風,並用心去感受繪畫的樂趣。 他不再追求名利,而是專注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。
一段時間後,年輕畫家的作品越來越有個人特色,也越來越受人歡迎。 他找到了自己的風格,也找到了作畫的真正樂趣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動機是我們行動的源泉。 不同的動機,會產生不同的結果。 找到內心的真實動機,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,實現自己的目標。
24/07/25
蘇丹夢見自己所有的牙齒都掉了。於是,一醒悟來,他召來智者為他解夢。
智者說:“陛下,你很不幸,每掉一顆牙齒,你就會失去一個親人。”
蘇丹大怒:“你這個大膽狂徒,竟敢顛三倒四,給我滾出去!”
蘇丹另外找來一位智者,向他述說自己的夢。智者聽完說:“高貴的陛下,你真幸福呀,這是一個祥瑞的夢,意味著你比你的親人更長壽。”
蘇丹聽完後,命人誇獎這位智者100個金幣。
這位智者走出宮殿時,一位侍者走過來對他說:“真是不可想像,其實你同第一位說的都是一個意思,為什麽你會得到誇獎?”
智者語重心長地說:“很簡樸,一切都是由表達方式決定的。”
在許多狀況下,幸福與不幸,戰爭與寧靜都系於一句話。在任什麽時候候都要講真話,但發言需要選擇適當的方式。有時,表達不當也會引起嚴重的問題。
真理就像一塊寶石,如果拿起來扔在別人臉上,就會造成傷害。但是,如果加上精美的包裝,誠心誠意地奉上,對方必定會欣然接受。
23/07/25
有一位老園丁,手裡拿著兩顆種子。
第一顆種子說:「我想等一切都準備好了才發芽,天氣要完美,土壤要肥沃,水也要剛剛好。」
第二顆種子說:「我現在就開始吧!雖然天氣有點冷,土壤也不是最好,但我相信,只要努力成長,總會找到陽光!」
於是,第二顆種子冒出了芽,開始吸收陽光和雨露,努力向上生長。而第一顆種子還在等,結果有一天,一隻小鳥飛過來,把它吃掉了。
學習就像那顆種子,等待完美的時機只會錯過成長的機會,而即使環境不完美,只要願意努力,就能找到自己的陽光!
22/07/25
一個博士群里有人提問:一滴水從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體下來,砸到人會不會砸傷?或砸死?
群里一下就熱鬧起來,各種公式,各種假設,各種阻力,重力,加速度的計算,足足討論了近一個小時 。
後來,一位大媽不小心進錯群跑進來,默默問了一句:你們沒有淋過雨嗎 ?
人們常常容易被日常思維所禁錮,而忘卻了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路。
如果你感覺自己陷入了思維的困境,不妨及時跳出來,換一種思維方式,從另外的角度思考問題,也許,事情的結果會大不同。
21/07/25
假如今天有一個父親為要給他的兒子一個驚喜。回家的路途上就買了一台腳踏車。到了家,一開門就跟他的兒子說:我買了一台全新的腳踏車送你,你相信嗎?
如果,這兒子因著父親的信實就說『我相信』。那這兒子是真的相信。
但如果這兒子不小心從窗戶看到那台腳踏車。這要怎麼說?如果你是那兒子你怎麼回答呢?
難道還要說:『我相信』嗎?。如果是說『我相信』,這個「相信」是真的出自你內心嗎?
如果你站在窗戶邊,內心想著其他事,沒有看到那台腳踏車。你還會說:『我相信』嗎?
18/07/25
有兩個和尚決定從一座廟走到另一座廟,他們走了一段路之後,遇到了一條河,由於一陣豪雨,可上的橋被沖走了,但河水已退,他們知道可以涉水而過。
這時,一位漂亮的婦人正好走到河邊。她說有急事必須過河,但她怕被河水沖走。
第一個和尚立刻背起婦人,涉水過河,把她安全送到對岸。第二個和尚接著也順利渡河。
兩個和尚默不作聲地走了好幾里路。
第二個和尚突然對第一個和尚說:“我們和尚是絕對不能近女色的,剛才你為何犯戒背那婦人過河呢?”
第一個和尚淡淡地回答:“我在好幾里路之前就把她放下來了,可是我看你到現在還背著她呢!”
這故書告訴我們,要學習第一個和尚勇於任事的行為,而不要像第二個和尚,那麽輕易就被一個成規束縛住了。
17/07/25
「有一次,當我回顧我過去的生命的時候,我發覺我的主一直都陪伴著我。我倆好像在沙灘上行走,沙灘上就留下了兩行足印:一行是主的,一行是我的。我的一生就是這樣走過來的。
但當我的生命一幕幕地展開時,我發覺忽然沙灘上只剩下一行足印,而那個時候,剛剛就是我生命最低沉、最痛苦的時候。於是我便問身邊的主:『主,為何在我生命最低沉的時候,你竟然離開我,讓我一個人獨自走這苦路呢?』
主便對我說:『我的朋友,當你在生命最低沉的時候,我並沒有捨棄你;你在沙灘上看見的那行腳印是我的,因為我是背著你走。』」
16/07/25
有一個小鎮很久沒有下雨了,令當地農作物損失慘重,於是牧師把大家集合起來,準備在教堂里開一個祈求降雨的禱告會。
人群中有一個小女孩,因個子太小,幾乎沒有人看得到她,但她也來參加祈雨禱告會。就在這時候,牧師註意到小女孩所帶來的東西,激動地在臺上指著她:“那位小妹妹很讓我感動!”於是大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。
牧師接著說:“我們今天來禱告祈求上帝降雨,可是整個會堂中,只有她一個人今天帶著雨傘!”大家仔細一看,果然,她的座位旁掛了一把紅色的小雨傘;
這時大家沈靜了一下,緊接而來的,是一陣掌聲與淚水交織的美景。
有時我們不得不說:小孩子其實一點都不“小”,他們其實很“大”!他們的愛心很大!他們的信心很大!
15/07/25
有兩位農夫,他們在春天播下了大量的花生種子。
第一位農夫埋下種子後便耐心等待,不斷地給予愛護;
第二位農夫卻急於求成,每天都將種子取出曬曬太陽,然後再埋入土地。
到了秋天:
第一位農夫收獲了豐碩的果實;
第二位農夫卻一無所獲。他的種子因為頻繁的暴曬而枯死在土地中,無法結出任何果實。
就像種花生的種子,要埋在土地里陰暗的地方,而不是暴曬在太陽之下。
我們播下的種子,也需要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紮根生長。
只有在隱秘的地方播下善良的種子,我們才能收獲真正的果實,快速改變命運。
14/07/25
一天早晨,有個人跟朋友一起去吃早餐,路上朋友順道想在雜貨店買份報紙。但雜貨店的女人服務態度很差。沒有起身直接就把報紙給扔了出來,還叫他們自己將零錢給放在門口櫃子上!一般人臨到這樣的事情肯定會很生氣,但那個人的朋友不但沒有生氣,還按著那個女人說的去做了,最後還很有風度的說了聲:“謝謝。”但女人從頭到尾都沒有給他好臉色,甚至看也不看他一眼。那個人很不解,忍不住的問他的朋友說:“對這樣一個瘋子,你還對她說謝謝,為什麼不教訓她呢?”朋友的回答出乎他的預料:“不管對方是不是一個淑女,我都要選擇做一個紳士。”朋友的回答讓那個人忍不住的誇讚:“哇,你真是個有原則的人!”……
12/07/25
一位老太太有兩個女兒,大女兒賣草帽,二女兒賣雨傘,老太太成天愁眉苦臉的。
一位鄰居問她為什麽。老太太說:“唉,一到下雨天,我擔心大女兒的遮陽草帽賣不出去;可是等天晴了吧,我又擔心二女兒的雨傘賣不出去。你說我能不發愁嗎?”
鄰居聽完笑呵呵地說:“阿姨,你好神氣呀!一到下雨天,您二女兒的雨傘就賣得特別好;天一晴,您大女兒的店里就顧客盈門了。不論天晴還是下雨都歡喜,真讓人羨慕呀!”
看事情的角度和方式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,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才是王道。
11/07/25
非洲有位國王,他有一位知識淵博的朋友,這個朋友有一句口頭禪:“我早知道會這樣,不過說實話,這也未必是壞事。”
有一天,國王和這位朋友一道去打獵。國王的馬突然受到驚嚇,國王從馬背上摔了下來。慌亂中,國王右手拿的刀竟然將自己左手的食指劃落下來。國王疼得要命,他的朋友卻在一旁念叨著:“我早知道會這樣,不過說實話,這也未必是壞事。”
國王勃然大怒,說:“既然你早就知道,為什麽不事先提醒我?我都掉了一個手指頭,你還說這未必是壞事,我看你這是幸災樂禍!”國王把這個朋友抓起來,送進了監獄。
一年後,國王又去打獵。這次很不幸,他被原始森林里那些食人族部落給逮住了。這些野蠻人把國王捆綁起來,吊到一個火堆上面。當首領走到火堆旁邊仔細觀察他們的獵物時,突然發現這個吊在火堆上的人缺少了一個手指頭。食人族有個規矩,不吃身體有缺陷的人。於是首領把國王放了。國王逃回來以後,回想自己的遭遇百感交集:上次打獵,他丟掉一根手指頭,這的確是一件很不幸的事,可是壞事變成了好事,正因為缺少這根手指頭,這次他才僥幸撿回一條命。他越想越覺得朋友當初說的那句話沒有錯,不該懲罰他。
國王把那位朋友放了出來,說:“你上次說的話沒錯,我掉了一個手指頭真的未必是壞事……”國王把這次打獵的遭遇一五一十全告訴了他。國王的朋友聽了以後,淡然一笑,說道:“我早知道會這樣,不過說實話,你把我關進監獄也未必是壞事!”國王覺得很好笑,不以為然地問:“我把你關了這麽久,讓你活受罪,這難道是好事嗎?”國王的朋友笑著回答:“如果我沒有被你關進監獄,這次肯定要和你一道去打獵,沒準也被那些野蠻人抓去,我身體又沒有什麽缺陷,到那時你說會發生什麽情況呢?
10/07/25
一個寂寞的人看了一個電話的廣告,「有了電話,朋友就來!」 於是,他裝了一支電話,希望朋友跟著來。 白天他賣力地工作,回家之後就整晚歇斯底里地盯著電話機, 心想,他錯過了不少電話。他仍然寂寞,開始為可能漏接的電話而抓狂!
一天他從信箱禮抓出答錄機的廣告,有了答錄機,朋友不『漏接!』 答錄機裝了一個星期後,他就把它退了,空空的答錄機,房間更加寂寞。
不是有了電話就有了朋友,同樣的不是有了金錢就有朋友, 存著一顆真誠和主動熱忱的心,才是重要, 當你主動的付出關懷與熱情,主動的幫助別人, 那麼你周遭的人便會因為你的付出而更加的感謝你, 同時你也會擁有更多交心的朋友。
09/07/25
一天,烏鴉飛到鸚鵡的籠外,羨慕鸚鵡在裡面的安逸;鸚鵡卻羨慕籠外的烏鴉自由自在,牠們達成協議,互換位置。烏鴉得到了所羨慕的安逸,但未得到主人的喜愛,最後鬱鬱寡歡而死;鸚鵡得到了嚮往的自由,卻不能適應戶外生活,終於餓死。
領受:不必羨慕他人所擁有的,因為那很可能不適合自己。聖經中達味王還是牧羊少年時,去跟巨人歌利亞作戰;掃羅王給的鎧甲大刀他用不慣,反而只用投石器和小石頭就戰勝了巨人!天主所賜的一定足夠,只要我們憑信心運用,就能面對和應付世上的困難。
08/07/25
我今天睡過頭有點遲到了,然後出門在小區路口看到一輛計程車,我就直接上車了。
到達公司樓下,正當我準備下車時,司機在結束行程的同時,突然對我說了一句”工作順心”。
這簡短的四個字,一下子就讓我感覺到了司機滿滿的善意。
在以往乘車經歷中,其實不曾想過在乘車場景中會聽到司機有這樣的表達,我覺得司機在他的工作之外,有提供給乘客情緒價值。
這種的善意表達,在心理學上被稱為”意外的喜悅”。它能夠迅速提升個體的情緒狀態,增加幸福感。
07/07/25
有一個電視節目播出盲眼滑雪者受訓,準備參加彎道滑雪比賽的情況。
他們兩人一組,一位盲眼滑雪者配有一位看得見的滑雪者。看得見的滑雪者在旁邊叫喊著指令,「左邊!」「右邊!」「直直往前!」盲眼滑雪者聽到指令,而且信任指令,就能克服困難、越過障礙,從滑雪道回到終點,這完完全全是倚靠看得見的滑雪者所說的話。否則,沒有完全的信任,就會造成一場大災難!
在世上,我們對很多事情天生就是盲目的,我們必須倚賴別人的忠告和自己獲得的知識。聖經中耶穌說,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。」看來他似乎是個看得見的滑雪者,知道回家的路。你信靠誰的話呢?他的還是你的?
05/07/25
有一漁夫,是出海打魚的好手。他有一個習慣,每次打魚的時候都要立下誓言。有一年春天,聽說市場上的墨魚價格最高,於是立下誓言,這次出海只捕撈墨魚,好好賺它一筆。但是這次魚訊所遇到的全都是螃蟹,他非常懊惱地空手而歸。等他上了岸才得知市場上螃蟹的價格比墨魚還要貴。他後悔不已,發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打撈螃蟹。
一個人在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、人生理想的時候,不僅僅要符合自身實際,也要符合社會需要的實際。而社會需要的實際總是在不斷地變化發展著,因此我們要根據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實際,調整自己的理想,這樣才可能由理想變為現實。否則,即使自身條件再好,理想也只能是空想、幻想。
04/07/25
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的太太很懶惰,“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幹凈,看,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,總是有斑點,我真的不知道,她怎麽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……”
直到有一天,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,才發現不是對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幹凈。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,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抹掉,說:“看,這不就幹凈了嗎?”
原來,是自己家的窗戶臟了。
一個人發現別人的錯誤比發現自己的錯誤更容易,錯怪別人也比檢討自己簡單。只有擦去了自己心靈這扇窗子上的“灰塵”,才能更客觀、更準確地看待外部世界,而不至於因自己眼不亮、心不明而使自己的認識扭曲。
03/07/25
一個女孩請本堂神父去她家為他生病的父親祈禱。神父來到他們家,看到一個臥病在床的老人把頭高高地枕起來,在他床邊還有一把空椅子。神父心想:老人一定知道我要來。於是他問道:”你在等我,是嗎?””不,我沒有等你,你是誰?”老人問道。”我是新來的本堂神父。因為我看到這把空椅子,所以猜想你在等我。””啊,您是說這把空椅子……請把門關一下,好嗎?”臥床不起的老人請求神父。神父滿臉疑惑關上了門。
“我從來沒有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,連我的女兒也不知道。”老人說:”我一直不知道該怎樣祈禱。直到四年前的某一天,我最好的朋友對我說:「喬尼,其實祈禱很簡單,祈禱就是和耶穌談話。你靜靜地坐在椅子上,在你面前放一把空椅子,並且相信耶穌就坐在那把椅子上,並不奇怪,因為他曾許諾:我時刻與你同在。然後你就像現在和我談話一樣去和耶穌談話。」嘗試之後,我就喜歡上了這種祈禱,每天和耶穌交談一兩小時。當然我很小心,不讓我女兒看到,否則她會嚇壞的。”
神父被這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。他鼓勵老人繼續這樣祈禱下去,然後,神父和老人家一起作了祈禱,並給老人行了終傅禮,之後才返回教堂。
過了兩個晚上,老人的女兒打電話告訴神父,她父親就在那天下午去世了。神父問:”他是平靜地走的嗎?”
“是的,兩點鐘我正要出門時,他把我叫到他床邊,說他愛我,並且吻了我的臉。一小時之後我回到家發現他已去世。但我對他的死感到有些奇怪。顯然,在我父親去世前,他把頭靠在那把椅子上休息。您究竟為他作了什麽?”
神父感動得直掉淚,”但願我們都能像你父親一樣安息在主的懷抱內。”
02/07/25
賣花的小姑娘在收攤之際,送給路邊的乞丐一朵玫瑰。乞丐回家後,把玫瑰插在一只玻璃瓶里。可漂亮的玫瑰,怎麽能插在這麽髒的玻璃瓶?於是乞丐將玻璃瓶擦幹凈。漂亮的玫瑰和幹凈的玻璃瓶,怎麽能在這麽髒亂差的房間?於是乞丐收拾了房間。這麽整潔的房間里,怎麽可以站著這麽臭烘烘的自己?於是乞丐給自己洗澡換衣,煥然一新。這麽年輕帥氣的自己,怎麽會是乞丐?於是乞丐第二天出去,為自己找了一份工作。慢慢地,乞丐在事業上越做越好,最後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。
乞丐原本心態消極,沈淪於失敗的生活中。但他有幸遇見一朵玫瑰,成為他改變心態的契機。
當我們願意改變心態,從自暴自棄變成積極行動後,整個世界都為之改變。
生活就像一面鏡子,你對它微笑,它也會對你微笑。你對它哭泣,它也報你以悲傷。
心態好,一切都會好。
01/07/25
有幾個遊客在高山上採集植物標本。他們發現了一種奇異的花朵,從來沒有見過。
但是這種花開在山谷之中,如要採摘,必須用繩把人吊了下去。由於太危險,沒有人敢下去。
後來他們遇見一個看羊的孩子,便叫他來,請他下去採花,允許給他很好的報酬。
那些遊客願意拿着繩子,叫他不要害怕。
孩子不放心,就說,「我要去找我的父親,他能握住繩子。」隨即跑回去了。
他的父親帶了一根很堅牢的繩子來,套在孩子的身上,將他縋了下去。
他上來的時候帶著很多的花,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報酬。
遊客中的一位問小孩說,「為什麼你不敢信靠我們呢?我們會像你父親一樣握牢繩子的。」
孩子回答:「我不認識你們,但我認識我的父親,他抓住了繩子,我就不怕什麼。」
心靈感悟 4-7/2023